,竟比檐角冰棱还要刺骨三分,指下的筋脉如同冻在冰层里的铁丝,生硬地硌着指腹。他另一只手捏住樵夫腕脉,寸关尺俱是沉迟之象,仿佛有层冰壳裹住了血脉流动。
“张大哥把舌头伸出来瞧瞧。”他指尖未离穴位,目光却凝在对方泛青的唇色上。樵夫费力地吐出舌尖,舌苔白厚得像积了层春雪,舌根处却泛着暗黄的腻苔,如同雪水融化时混杂的泥土,黏腻地糊在舌面上。叶承天指尖在犊鼻穴上轻轻打圈,触感从冰凉渐渐转为木钝,像是隔着冻土触到了深埋的树根:“卯时正是阳气初升却未盛之时,您赶在这时进山,脚下踩着未化的霜雪,寒湿之气顺着鞋底缝隙往骨缝里钻,比隆冬的北风还要阴毒三分。”
话音未落,他忽然瞥见樵夫腰间系着的草绳——那绳子磨得发亮,绳结处竟嵌着几星暗红的土粒,在羊皮袄的灰扑扑里格外显眼。叶承天指尖轻点那土粒:“这是云台山南麓的‘暖土’吧?那里曾是火山口,地底下的余温烘着土层,挖出来的土带着些微的烫意。”他指尖摩挲着那星红土,土粒在掌心碎成粉末,竟真有一丝暖意渗出来:“您定是常在山脚的暖土坡歇脚,才让这地火余温暂时压着骨缝里的寒,但开春后阳气上浮,地下寒湿翻涌,反倒激得旧疾发作了。”
樵夫低头盯着那星红土,粗糙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草绳,绳结上的毛茬勾住了他掌心的老茧:“叶大夫神了……上个月在暖土坡砍柏木,累了就坐那儿啃干粮,那土堆确实比别处暖和。”他抬头时,眼角的皱纹里竟凝着细汗,不知是疼的还是惊的。叶承天起身时顺手拂过药柜上的《伤寒杂病论》,泛黄的纸页间夹着片干枯的艾草,药炉上的砂锅正咕嘟冒泡,蒸腾的热气漫过他垂落的额发,在眉间凝成细小的水珠:“寒湿入络已深,需用附子、干姜祛骨寒,再配云台山的暖土炒热外敷——您看这绳结上的土,正是入药的引子。”
窗外的山风忽然转了方向,卷着残雪撞在雕花窗棂上,将药案上的医书翻得哗哗作响。叶承天指尖划过樵夫膝头青黑的瘀斑,忽然发现那些暗紫纹路竟与草绳上的红土碎末隐隐相映,像是寒与暖在皮肉下无声地拉锯。他袖中摸出个细颈瓷瓶,倒出几粒拇指大的药丸:“这是用晨露调和的乌头丸,服下后需裹着暖土袋静卧,待脚底冒出汗气时,骨缝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