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网游动漫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古籍迷踪之银杏树下的残卷(3/14)
步声,夹杂着妇人的哭叫:“张郎中!我家虎娃烧得人事不省——”

    父亲握笔的手顿了顿,腕间的翡翠镯子碰在砚台上,发出清泠的响。林砚之搁下羊毫,从雕花槅扇的镂空处望出去,见穿月白短打的郎中背着朱漆药箱,青布鞋底在青石板上敲出急雨般的节奏。药箱开合时,一股混着薄荷与石膏的清冽气息飘进书斋,勾得他想起去年在仁济堂见过的清热散——陈伯说那是用三伏天采的芦根,配着寒山的石膏粉熬制的。

    后厢房的雕花木门“吱呀”推开,郎中袖口的艾草香先涌了进来。林砚之蹑手蹑脚蹭到廊下,隔着竹帘看见七岁的虎娃正烧得满面通红,小被褥被踢得凌乱。郎中指尖搭在虎娃腕上,另一只手从药箱里取出个粗陶药罐,倒出浅绿的药汁:“石膏三钱,淡竹叶二钱,粳米一合,先煎去渣,温服半碗。”他说话时,袖口滑落,露出小臂上三道浅红的烫疤,像极了晒干的丹参切片。

    药汁喂下半个时辰,虎娃的高热竟真的退了。林砚之盯着郎中收拾药箱时露出的几味草药:带须的石膏块、蜷曲的淡竹叶、还有半片没磨完的羚羊角,忽然想起《本草纲目》里写“石膏辛甘大寒,能解肌清热”。原来那些躺在书页间的文字,真的能化作救命的良方。

    “读书人的儿子,倒盯着药箱出神?”郎中临走时瞥见竹帘后晃动的青衫角,笑着从药箱里摸出粒蜜渍的甘草,“小公子若喜欢,明日可来我医馆看诊,比跟着先生念‘学而不思则罔’有意思多喽。”

    父亲的咳嗽声从身后传来。林砚之转身,见父亲倚在廊柱旁,月白夏布长衫被汗水浸出深色的云纹,手中还攥着半卷未批完的《孟子》。那双常年握笔的手,此刻正轻轻摩挲着他方才临摹的《论语》——纸上“医者仁心”四个小字,不知何时被他偷偷写在“克己复礼”的注脚旁。

    三日后的酉时,父亲破例没让他温书,而是从樟木箱底取出套泛黄的《黄帝内经》,绢面上“林氏家藏”的朱砂印还鲜妍如昨:“为父曾祖父原是太医院吏目,后来……”父亲声音渐低,指腹划过书页间前人用蝇头小楷写的批注,“你既对草木金石上了心,便莫要学那半吊子郎中只知按方抓药。这些医书你且读着,明日起,随为父去城南义庄看验方——”

    窗外的蝉忽然叫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