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炙甘草不仅能补益脾胃之气,还能缓解胃脘部的挛急疼痛,其含有的甘草甜素等成分具有抗炎、抗溃疡、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5 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在本方中主要针对胃中湿热,可清泻胃火,消除胃食管的灼热感。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黄连中的小檗碱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能抑制幽门螺杆菌等胃部致病菌,同时还能抗炎、抗溃疡,促进胃黏膜修复。
6 吴茱萸:味辛、苦,性温,归肝、脾、胃、肾、心包经。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与黄连配伍,辛开苦降,可调节气机,和胃降逆,缓解恶心呕吐、反酸等症状。吴茱萸含有的吴茱萸碱等成分,能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还具有镇吐作用。
7 煅瓦楞子:味咸,性平,归肺、胃、肝经。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常用于顽痰胶结,黏稠难咯,瘿瘤,瘰疬,症瘕痞块,胃痛泛酸。现代研究表明,煅瓦楞子富含碳酸钙,能中和胃酸,减轻胃酸对胃黏膜和食管的刺激,缓解烧心、反酸症状。
8 海螵蛸:味咸、涩,性温,归脾、肾经。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海螵蛸同样具有强大的制酸作用,可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面愈合。其含有的壳角质等成分,能吸附胃内毒素,减轻炎症反应。
9 延胡索: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活血,行气,止痛。广泛用于气血瘀滞所致的各种疼痛,在本方中针对胃脘疼痛,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延胡索含有的延胡索乙素等生物碱,具有显着的镇痛作用,其镇痛效果类似于吗啡,但无成瘾性。
10 川楝子:味苦,性寒;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可清泻肝胃之火,行气止痛,与延胡索配伍(金铃子散),增强止痛效果。川楝子中的川楝素等成分,能调节胃肠功能,缓解疼痛,但因其有毒性,故严格控制用量。
11 香附:味辛、微苦、微甘,性平,归肝、脾、三焦经。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常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房胀痛等。香附可调节气机,缓解胃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