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来了,希望来了
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人民子弟兵如同一道钢铁长城,迅速出现在了抗洪救灾的第一线。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向着最危险的地方冲锋陷阵,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受灾群众筑起了一道生命的防线。
中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在接到贾鲁河郑州中牟段堤坝加固任务后,迅速行动。凌晨1时30分,战士们就紧急奔赴现场。到达后,他们顾不上休息,立刻投入到紧张的扛沙袋工作中。雨一直下个不停,水流越来越湍急,堤坝的一侧出现了管涌,如果不及时堵住,整个堤坝都有决堤的危险。战士们毫不犹豫地将沙袋狠狠地砸向管涌处,为了防止被水流冲走,他们用尼龙绳和身上的救生圈绑在一起,再拴到岸边的树干上。下士袁小博在搬运沙袋时,不慎被虫叮咬,胳膊迅速肿起了一大圈,但他只是简单地打了点药,就又立刻返回了战位。他坚定地说:“咱多扛一个沙袋,老乡就少淹一点庄稼。”战士们就这样在雨中奋战了一夜又一夜,他们的脸上满是疲惫,但眼神中却透露出无比的坚毅。
在鹤壁市浚县彭村,卫河河堤决口,最大宽度达到了40米,左岸16个村瞬间陷入一片汪洋。安能集团的救援先遣组最先抵达现场,他们迅速发回决口情况报告,随后,一场紧张的卫河大堤保卫战打响了。大堤上,推土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驾驶室内的温度高达40c,但装载机操作手蔡向峰一天要在里面待10多个小时。他全身都被汗水湿透,衣服紧紧地贴在身上,但他始终没有停下手中的操作。经过几天几夜的艰苦奋战,终于,在26日2时27分,传来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卫河决口成功合龙!战士们欢呼雀跃,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成功守护了群众的家园。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战士们在这次抗洪救灾中,展现出了令人敬佩的英勇和顽强。截至28日,他们累计投入46万人次,民兵61万人次。他们穿梭在洪水中,救助被困群众,运送物资,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背着老人,抱着孩子,将一个个被困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在他们的眼中,群众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为了保护群众,他们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救援行动:争分夺秒
郑州救援
面对郑州的严重灾情,全国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