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网游动漫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医助李雨涵(1/15)
    梅雨季总是缠绵悱恻,李雨涵回忆着高中时期还在老家江苏苏州的时光。

    站在老宅雕花窗前,望着天井里青砖缝间钻出的苔藓。雨水顺着马头墙的飞檐滴落,在青石缸里敲出细碎声响,恍惚间竟与记忆里奶奶捣药臼的声音重叠。

    这座三进的老宅子承载着李家三代人的记忆。前厅挂着\"悬壶济世\"的匾额,是曾祖父留下的。作为清末民初苏州城小有名气的坐堂医,老人临终前握着祖父的手说:\"医者,仁术也。\"祖父虽没能继承衣钵,却把这份医者情怀深深种进了儿孙心里。

    \"雨涵,快来尝尝奶奶做的八珍糕!\"厨房飘来阵阵甜香,奶奶佝偻着背,正将刚蒸好的糕点装盘。银丝般的白发用蓝布头巾束着,布满老年斑的手却依然灵巧。\"知道你最爱吃这个,特意加了茯苓和山药。\"

    李雨涵咬下一口软糯的糕点,记忆瞬间回到童年。那时她总爱搬个小板凳,坐在灶台边看奶奶做药膳。每逢她感冒咳嗽,奶奶就会熬梨汤,里面放的不是冰糖,而是自家晒的枇杷叶。\"西药见效快,但伤脾胃,还是老祖宗的法子好。\"奶奶常这样说。

    祖父坐在八仙桌边,戴着老花镜翻阅《苏州府志》。这位曾在机械厂当钳工的老人,退休后迷上了研究苏州中医史。\"你看,咱们观前街的雷允上,可是康熙年间就有的老字号了。\"老人的手指划过泛黄的书页,眼中满是自豪,\"雨涵啊,等你当了大医生,也要把咱苏州的中医发扬光大。\"

    书房里,父亲正在批改学生的作文。作为省重点中学的语文老师,他的书柜里除了文学名着,还藏着许多中医典籍。最显眼的位置摆着一套《黄帝内经》,是祖父传下来的,书页间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小时候,李雨涵常趴在父亲膝头,听他讲解\"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道理。

    母亲是历史老师,总能把枯燥的医学史讲得栩栩如生。\"知道吗?叶天士可是咱们苏州人,温病学派的创始人。\"母亲指着墙上的画像说,\"他看病不分贵贱,穷人来看病,连药钱都不收。\"这些故事像春雨般浸润着李雨涵的心灵,让她从小就对中医充满向往。

    高考填报志愿时,李雨涵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河南中医药大学。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