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网游动漫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创建骄阳医馆(9/17)


    - 荆芥、紫苏叶含有挥发油,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可减轻气道黏膜炎症反应。

    - 甘草中的甘草酸能抑制炎症因子(如il - 6、tnf - a)释放,调节免疫功能。

    3 抗菌抗病毒:

    - 陈皮、法半夏对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预防呼吸道继发感染。

    - 麦冬含有甾体皂苷,具有抗病毒活性,增强机体抵抗力。

    4 改善气道高反应:

    - 蝉蜕、木蝴蝶提取物可降低气道敏感性,缓解因粉尘、花粉等刺激引发的支气管痉挛。

    三、处方来源与配伍技巧

    (一)方剂溯源

    - 止嗽散出自清代程钟龄《医学心悟》,被誉为“治诸般咳嗽之妙剂”,以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散寒不助热、解表不伤正为特点。

    - 杏苏散源自清代吴瑭《温病条辨》,原为治疗外感凉燥证而设,方中紫苏叶、杏仁宣肺散寒,二陈汤化痰止咳,共奏轻宣凉燥、理肺化痰之功。

    - 两方合用:针对风寒袭肺、肺津失润的病机,既疏散表邪,又温润止咳,兼顾寒热虚实。

    二)配伍协同效应

    1 宣降相合:桔梗宣肺,白前、杏仁降气,一升一降,恢复肺气宣发肃降之常。

    2 温润相济:紫菀、百部温润止咳,北沙参、麦冬养阴润燥,既散风寒,又防温燥伤津。

    3 标本兼顾:荆芥、紫苏叶解表祛邪以治其标,茯苓、陈皮健脾化痰以治其本,体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中医理论。

    4 增效减毒:甘草调和诸药,缓解苦杏仁的毒性,增强整体方剂的止咳、抗炎作用。

    四、临床应用与典型案例

    王大爷服用上方7剂后,咳嗽频率明显减少,夜间已能安睡;续服14剂,遇凉、遇刺激性气味时咳嗽基本消失,仅偶有咽部轻微不适。复查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均恢复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缓。调整处方去荆芥、紫苏叶,加太子参15g、山药15g健脾益肺以巩固疗效。

    此案例显示,止嗽散合杏苏散加减通过多成分、多靶点的协同作用,在缓解慢性咳嗽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