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网游动漫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创建骄阳医馆(13/17)
沁着冷汗。白骄阳注意到床头柜上摆着十几盒止痛药,翻开病历,各项检查指标却都正常。

    \"李师傅,您工作时是不是常接触冷水?\"白骄阳按压老人膝盖的鹤顶穴,老人疼得倒抽冷气。\"年轻时在染缸房,冬天也是赤手上工\"话音未落,白骄阳已心中有数:\"这是寒湿痹阻,日久化热。得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再配合中药熏蒸。\"他掏出随身银针,在老人曲池、足三里等穴位行针,艾绒点燃的青烟袅袅升起。

    白骄阳又详细的讲解了处理的思路与方药原理。

    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针灸熏蒸治疗寒湿痹阻化热证的深度解析

    一、桂枝芍药知母汤解析

    11 方药来源与原文记载

    桂枝芍药知母汤出自东汉张仲景所着《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原文载:\"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该方针对风寒湿邪痹阻关节,日久化热伤阴的复杂病机而设,是张仲景治疗痹证的经典方剂之一,开创了寒热并用、表里同治的先河。

    12 具体用药及用量

    原方用量为:桂枝四两(12g)、芍药三两(9g)、甘草二两(6g)、麻黄二两(6g)、生姜五两(15g)、白术五两(15g)、知母四两(12g)、防风四两(12g)、附子二枚(炮,6g) 。现代临床应用中,常根据患者体质、病情轻重及药物质量进行调整,一般剂量范围为:桂枝9-15g,芍药9-12g,甘草6-9g,麻黄3-9g,生姜9-15g,白术12-18g,知母9-12g,防风9-12g,制附子6-10g(先煎30-60分钟)。

    13 性味归经与功效

    -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功效为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可驱散肌表风寒湿邪,通利关节。

    - 芍药: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既能制桂枝、附子之温燥,又可调和营卫,缓解筋脉拘挛。

    -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调和诸药,补脾益气,缓解药物峻烈之性。

    -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