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指挥中心灯火通明,参谋人员在战术地图前忙碌,红色标记密密麻麻地覆盖着大伊斯兰联盟控制的黎巴嫩、叙利亚与巴勒斯坦地区。
以色列国防军(idf)在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与戈兰高地大规模调动,梅卡瓦k3主战坦克的履带碾过沙漠,扬起滚滚黄沙,引擎的轰鸣震得地面微微颤抖。f-16“隼”战机的轰鸣划破夜空,机腹下挂载的精确制导炸弹在月光下闪着幽光。
耶路撒冷老城外的检查站加强了警戒,装甲车与吉普车在狭窄的街道上巡逻,士兵们身着防弹衣,手握乌兹冲锋枪,目光警惕地扫视着每一个路人。
戈兰高地的前哨站内,迫击炮与反坦克导弹被推上前线,了望塔上的狙击手透过热成像仪,紧盯着叙利亚方向的动静。
空气中弥漫着火药与紧张的气息,耶路撒冷的清晨不再有鸽子的咕咕声,只有军靴踩地的沉重节奏。
全球的目光被中东的紧张局势牢牢吸引,媒体的头条被“即将来袭的战争”占据。
《华盛顿邮报》刊登社论,宣称“大伊斯兰联盟的命运将重蹈1991年伊拉克的覆辙”,《泰晤士报》则分析美军航母战斗群的火力,断言“哈里发的军队将在一个月内崩溃”。
分析家们在电视上滔滔不绝,指出美国拥有全球最强大的经济、最先进的军事科技与最完善的制度,而大伊斯兰联盟的军队——尽管控制了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也门、科威特、卡塔尔、巴林、阿联酋、巴勒斯坦、黎巴嫩与叙利亚的广袤疆域——却是一支由不同派系拼凑的乌合之众,装备老旧,训练不足。
n的军事评论员甚至嘲讽道:“哈里发的理想,不过是沙漠中的一场狂热闹剧,注定被美军的精确打击碾碎。”
民调显示,72的美国民众支持对大伊斯兰联盟采取军事行动,认为这是“对自由世界的保卫”。
然而,在大伊斯兰联盟的首都——圣城麦加,气氛却截然不同。8月3日的清晨,麦加的天空湛蓝如洗,阳光洒在禁寺的白色大理石地面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禁寺的宣礼塔高耸入云,晨祷的呼声在五点半准时响起,回荡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召唤信徒们前往朝觐。
数万名身着白色朝觐长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