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洲的冰原被无尽的暴风雪吞噬,狂风卷起细密的雪粒,发出刺耳的呼啸,宛如无数幽魂在荒野中低吟。
天空被厚重的铅灰色云层覆盖,遮蔽了任何一丝阳光,只留下冰冷而单调的灰白光线,洒在无垠的冰面上,反射出刺眼的寒光。
空气寒冷刺骨,温度低至零下四十度,湿冷的雪花黏在任何暴露的金属表面,迅速凝结成薄薄的冰壳。
厄普西隆阵营的基地车——一辆庞大而狰狞的装甲运输车——在风雪中顽强前行,宽大的履带碾过厚实的冰层,发出低沉的嘎吱声,震得地面的雪尘微微扬起。
车身涂着暗紫色与黑色相间的迷彩涂装,表面结了一层薄霜,棱角分明的装甲板上镶嵌着脉动的能量导管,散发着幽冷的光泽。
车顶的雷达天线在狂风中微微晃动,顶端的传感器被冰霜覆盖,却依然顽强地旋转,扫描着周围的每一寸冰原。
基地车的履带宽达两米,每一次碾压都留下深深的辙痕,冰层在重压下发出轻微的裂响。
车体两侧的观察窗由三层强化玻璃制成,边缘凝结着细小的冰晶,模糊了窗外的景象。
车厢内,暖气系统嗡嗡作响,散发出干燥的热气,与外界刺骨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
指挥舱内,厄普西隆阵营的首席指挥官异教端坐在一尊由黑色金属与紫水晶雕琢的指挥席上,深色长袍裹住他瘦削而高大的身躯,袍摆垂落在地。
兜帽遮住大半张脸,只露出尖削的下巴,他的眼中闪烁着冷酷与狂热的交织光芒,仿佛能洞穿一切。
他的左手轻抚着一块镶嵌紫水晶的金属吊坠,吊坠表面刻着厄普西隆的标志性纹路,指尖摩挲时发出轻微的金属摩擦声。
异教的目光在面前的全息投影屏上来回扫视,屏幕悬浮在半空,散发着幽蓝色的光芒。
屏幕上滚动着加密的情报与国际新闻,文字与图像在风雪的低鸣中显得格外刺眼:俄罗斯总统在完成对印度的访问后,近乎“仓皇而逃”,莫斯科的《真理报》与《消息报》对此讳莫如深,仅以“访问顺利”搪塞,克里姆林宫内部却传出叶利钦震怒的传闻。
美国在波斯湾附近被天秤击沉一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后,出乎意料地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