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实埋没了。
若能来此地,定是好事。”
轧钢厂。
贾东旭步履蹒跚地推着小车,前往锻造车间搬运部件。
见状,易忠海皱眉道:“东旭,为何如此萎靡?”
“年纪轻轻,饮食稍减便撑不住了,振作些!”
贾东旭答道:“师父,我饿了!”
易忠海摆手道:“谁不饿呢。”
“现今条件虽艰苦,但吃苦方能成才。
切莫学李建设般不孝,要知道孝顺长辈乃做人根本。”
“速去吧!”
眼见贾东旭愁容满面地离去,易忠海摇头叹息。
他对贾家境况有所了解,深知其不易。
然而,在此事上,他并未替徒弟辩解。
日后还需靠贾东旭赡养自己,此刻自当灌输“孝顺”
理念,令其铭记于心,长远来看对自己有利。
眼下大家皆有难处,唯有坚持,未来方可改善。
正当易忠海思索如何继续鼓舞徒弟时,一人急匆匆从锻造车间奔来,满脸惊恐。
远远便喊道:
“易师傅,贾东旭出事了,您快来一趟!”
不止此人,锻造车间已是一片混乱。
易忠海闻声心中一震,忙放下手中事物奔向锻造车间。
尚未靠近,只见众人围成一圈,隐约听见有人高呼:
“贾东旭出事了,快上报厂领导!”
“不必送往医院了……”
待易忠海赶到,众人见是他,自动让开一条通道。
厂内皆知,易忠海乃贾东旭师父。
待易忠海上前,赫然发现贾东旭倒卧血泊之中,浑身染血。
身旁散落着一个零件,上面满是血污,还夹杂着些许黄色分泌物。
贾东旭头部更已变形,几乎无法辨认。
易忠海脑中轰鸣,一时手足无措。
待思绪渐渐清晰,周围已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人,众人听说发生事故,纷纷前来围观。
不多时,杨厂长亦抵达。
此刻,杨厂长同样满面焦急。
目睹贾东旭惨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