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突如其来的全民高潮,呈现出一种由点及面、多处爆发、自上而下、绵延不绝的态势。
最早爆破的点是首都、魔都、广深和东北四地。
一个文化之都,一个经济之都,两个开放前沿,精英扎堆,原本就是《时代》杂志最大的受众所在地。
《时代亚洲版》的平均每期销量大约在50万本上下,日韩接近一半,东南亚加港台15万本,整个大陆只有10万出头的销量,80集中在四大一线城市。
而就是这区区8万本一线销量,制造出了堪称恐怖的声量。
没看到正文之前,好多媒体酸溜溜的写“方星河何德何能”,“长得好看就是可以为所欲为”,“方星河代表不了大陆的文化力量”……
13丑里面有六个人第一时间开酸开喷,反正关系都这样了,形象也固定了,哥们得举起反方大旗,永不妥协。
等到第一批订阅用户和媒体看完采访全文,集体傻眼。
妈的,这真喷不动啊!
《时代》对方星河的专访内容,是极其罕见的中英双语同时刊载,英文版的篇幅是中文版的两倍以上,加起来之后,你方哥一个人就占据了6页版面。
仅指文字部分。
再算上内页的4张特写,整整10页。
而如此盛大的待遇,却没有遭受任何质疑——看不懂访谈内容的不配质疑,看得懂的不敢质疑,就只有被喷到破防的殖人们跳脚大骂,给这篇已经具备一定传奇性质的访谈添加注脚和笑料。
5月2号,四大一线城市和凑数一样的东北媒体,集中式爆发式对方星河《时代》登封唱起了花样赞歌。
“历史级的文化力量!”
“方星河真正讲透了我们华夏人的民族精神!”
“方星河作为文化偶像的重要意义仍然不断升华!”
“壮哉少年,扬我国威!”
“《时代》最具含金量的文化名人专访,方星河驾临亚洲!”
如果让后世的小年轻们看到,保管感到莫名其妙——你们怎么忽然就高潮了?一点都不需要酝酿情绪的吗?
但在当前时代,这又再合理不过。
此刻的国人,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