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关外的崤函古道上,一辆青牛木车碾过碎石。驾车者着蓝衫,正是蔡佳轩,身旁白衣女子王嘉馨轻摇团扇,扇面上绘着寒梅映雪,正是当年乌衣巷中旧物。车后竹篓里放着寒光双剑,剑鞘已染尘埃,却掩不住偶尔闪过的碧色微光。
「相公」王嘉馨忽然指着远处山峦,「你看那云气,可是紫气?」
蔡佳轩勒住牛绳,抬眼望去。但见函谷关所在的王垛山巅,竟有淡淡紫霞萦绕,虽不及朝霞绚烂,却自有一股雍容气象,似含大道玄机。他心中微动,忽忆起泰山娘娘点化时所言:「汝本是太初道童,曾随老师西出函谷,今当重寻旧迹。」
木车缓缓驶入函谷关。关门斑驳,「函谷关」三字为李斯所书,虽历经风雨,仍有金石之气。关内两侧峭壁如刀削,中间道路狭窄,正是「车不方轨,马不并辔」的险要之地。行至关楼深处,忽见壁上有残旧壁画,虽褪色剥落,仍可辨人物轮廓。
王嘉馨下车,素手轻抚壁画:「此乃老子过函谷关图。」但见壁画中老子骑青牛,身着宽袍,须眉皆白,身后随一道人,手捧竹简,正是封神时期被拿的多宝道人。青牛足下云气翻涌,隐约有「紫气东来」四字流转。
蔡佳轩凑近细看,忽觉壁画上的紫气似有生机,竟从壁间溢出,在他掌心凝成小小云团。他心中一震,耳畔似闻隐约道音,如泉水叮咚,又如晨钟暮鼓。
王嘉馨见他神色有异,亦凝神观画。却见壁画上的青牛忽然甩尾,牛眼转动,竟似活物一般。老子手中竹简无风自动,书页翻开,露出蝌蚪状的古文——正是《道德经》真迹。
「相公」她轻声道,「此画莫非是仙家阵法?」
话音未落,壁画突然大放光明,紫气化作漫天星斗,将两人笼罩其中。蔡佳轩但觉脚下一空,再睁眼时,已置身于另一世界:黄沙漫道,西风猎猎,远处有雄关如铁,正是函谷关旧貌。
「何人至此?」
清越之声传来,两人转头,见一老者骑青牛而来,多宝道人牵牛缓行,骑牛者正是壁画中的人教教主老子。老子目光温和,望向蔡佳轩眉心:「道童,别来无恙?」
蔡佳轩心中轰然,前世记忆如潮水涌来:他曾为老子座下道童,名唤承道,每日随侍左右,听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