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喧哗,只见王氏家丞托着漆盘步入,盘中青铜鼎里汤汁沸腾,异香扑鼻。“这是南海鲛人熬的‘龙涎膏’,”家丞朗声道,“佐以昆仑雪山顶的千年冰参,大司马前日遣快马从交州运来的。”鼎盖掀开时,满室生烟,蔡佳轩见那膏体呈琥珀色,里面裹着寸许长的冰参,参须在汤中舒展,竟似活物游动。
谢道韫坐在主位下首,身着青竹纹广袖襦裙,腰间只系着寻常丝绦,相较旁侧珠翠满头的贵妇人,更显清素。她执起犀角杯,浅啜一口桑落酒,目光扫过蔡佳轩时,唇角微扬:“听闻寒门有子,能悟剑心,可是这位小友?”声音清越如泉,惊得席间议论声骤止。
“回谢夫人,正是在下。”蔡佳轩长揖及地,袖中雄剑忽然轻颤,似在呼应谢道韫案头的古琴——那是焦尾琴,相传为蔡邕所制,琴尾焦痕犹在,此刻正蒙着素纱,却有淡淡琴音自纱底溢出。
“剑心者,非金石之利,乃天地之心。”谢道韫以玉箸轻点青瓷盘,盘中“金缕酥”的银屑随声而震,“昔年嵇中散临刑,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今观小友之剑,倒似有《广陵》遗韵。”
话音未落,席中忽有少年掷杯而起。那是王氏旁支子弟王宣之,身着茜纱袍,腰间悬着三尺青锋:“谢氏夫人谬赞了!寒门子弟,懂什么天地之心?怕是连这案上的‘金齑玉脍’,都不知要用多少细盐腌制吧?”他斜睨蔡佳轩,目中尽是轻蔑,“听说你在画舫听雨悟道,可曾悟得这秦淮河的水,是用多少明珠净过?”
席间响起低低的笑声。蔡佳轩抬头,正见王嘉馨攥紧了袖中雌剑,指节泛白。他忽然想起前日在朱雀桥,她也是这般倔强的模样,哪怕世家子弟百般嘲讽,依旧将剑穗系在他腕上。此刻案头的“龙涎膏”还在沸腾,香气熏得人头晕,他却忽然静下心来,凝视王宣之腰间的剑:“公子可知,剑分雌雄,雌剑守心,雄剑破妄?”
王宣之冷笑:“竖子敢言剑?你那剑,怕不是从哪个老道手里骗来的吧?”他按剑上前,靴底碾碎了案边的波斯毛毯,“今日便让你见识见识,什么是真正的‘破妄’!”
剑光乍起时,蔡佳轩已退至画阁栏边。王宣之的剑是寒铁所铸,带着世家特有的霸道,每一剑都直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