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
官家与谢沂温下棋聊天。
一开始多是说一些政事,边说边下棋,倒还是算是比较平和。
大黎国土广袤,百姓种地为生,收成却得全看天。今年冬季来了一场大雪,倒是预兆了来年的收成会好。
官家对于利国利民之事颇为上心,谢沂温与官家聊了几句,便觉得心下更为敬佩。
天子不少有,可勤政爱民的天子却并不多见。
能见到一次,便是万民之福。
“若非你与平阳之间有这么一次的缘分,怕是我还不知这朝堂上还能有如你这般有才学的人。”
“朕能与你坐在此处详谈国事,倒也是一件幸事。”
谢沂温听到官家这么说,谦虚道:“官家过誉了,官家一心为民,自然能得百官敬重。”
官家摇了摇头。
“能不能得到百官敬重,这却不一定。这天底下恨朕的人多,为官者为己之私的人也不少。”
谢沂温走了一步棋,低垂着眉眼道:“人性如此。吃下去,便再难吐出来。最忌的是结党营私,便本是一人的错,也会因为形成一股势而不可分开,最后只能抱团而行,这般形势的结果,就是官官相护。”
官家感叹一声,他的目光看向谢沂温。
“你倒是看穿了。年纪不大,能看得这么清楚,倒是难得。”
谢沂温没接话。
官家赞赏一个人臣子,可能是好事,也可能不是好事。
“听说,最近平阳又破了一桩奇案?”
谢沂温的手指微微动了动。
官家的耳目众多,消息倒是来的挺快。
“确实如此。此案深埋于长安几十年未曾被发现,若非运气,还是不容易破的。县主她不仅仅有运气,还有相当的实力。”
谢沂温的话,令官家放心不少。
官家感叹了下,放下了手中的棋子,将盘着的腿放开,站了起来,走了两步。
“朕本以为你与平阳二人性格不和,相处也定然艰难。怕是过不长久。平阳那边本来朕是不担心的,朕担心的反而是你。”
“可如今才发现,是朕把你们二人的性格给瞧错了。你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