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里,更远的就不好说了。
黄才义明白,大元朝战乱连连,越是这种乱世,越是邪门歪道盛行。
如今各地冒出来的义军,不就是打着各种道家和佛家的旗号,用济世救民之名,行招摇撞骗之事。
正因为如此,各个地方的道观佛庙比比皆是。
思忖稍久,黄才义决定不管是与不是,都去查探一番。
于是二人在胖掌柜这儿换了身不那么扎眼的行头,又把各自的兵器换成更加隐蔽的匕首和短剑,随后便朝县城西头走去。
西头的道观名唤青岚观,据说修建自唐至德年间。
这个道观黄才义很熟悉,因为他娘生前就经常来这儿祈福,那个时候道观里有位和元道长,还和黄才义他娘很熟络。
青岚观不远,离胖掌柜的杂货铺不到五里路,而且青岚观香火旺盛,在县城里可以说是人人皆知的地方。
来到道观之后,两人先是供了香火,随后黄才良打听和元道长。
却没想到小道士说和元道长七年前已经飞升,现在管事的叫松真道长。
黄才义问小道士可否引见,小道士便带着二人穿过前廊来到后面的厢房。
看见松真的第一眼,黄才义就将他排除出仇人的范畴,此人年逾古稀,颤颤巍巍拄着拐杖,且双眼无神,身体虚弱,一看就不是习武之人。
黄才义问起当年的事,松真道长说他是五年前化缘来到这里,就停留下来,这些年进进出出,观里的道士早不知道换了几茬了,所以对于当年的事,有几个知道的都只是听说,更多的甚至听都没听说过。
其实来这儿之前,黄才义就做过思想准备,他料想到那人不会这么大胆。
所以找来这里黄才义只不过是不想疏忽。
匆匆寒暄几句,两人就道别离开了,接着赶往下一个道观。
五十多里路,两人走了小半天,抵达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
这座道观很小,门廊上挂着一个粗制的牌匾,上书“凌霄观”三个大字。
道观的门关着,但是透过门缝能看见里面有烛光。
黄才义敲了敲门,不禁觉得好笑,凌霄,就冲这么大的口气,这个道观多半也是招摇撞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