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 第85章 登高而望高位(3/5)
败无疑。

    然而实际情况是,瓦剌绝不会与我大明死战到底,一旦形势稍显不利,他们便会迅速撤退。

    草原广袤无垠,即便我军获胜,想彻底歼灭瓦剌也非朝夕之功,需耗时长久。”

    “可大军北上,日复一日所需的粮草绝非小数,偏偏如今天灾连连,即便朝廷富庶,这笔开销也难以维系太久。

    倘若瓦剌避战而逃,我军即便有机会追击,也会因粮草匮乏不得不作罢。

    如此一来,北伐即便有所斩获,也难伤瓦剌根本,却足以消耗我大明国力。

    西南虽暂且安定,长此以往,国力渐损,南北恐将无力兼顾,一旦出现变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所以,在下并非刻意反对北伐,而是认为时机不当。

    若要北伐,要么暂缓,要么就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但无论从粮草储备还是军备动员来看,以今日大明的状况,这显然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我才坚决反对此时北伐。”

    朱瞻基听完于谦的话,眉头微皱,神情复杂。

    不得不说,有些人的确天赋异禀。

    如果按照历史发展,于谦刚才那番话几乎已经预见了大明未来的走向。

    没有自己,那位嗜战如命的祖父虽然战功卓着,但实际上正如于谦所说。

    五次北伐,虽皆以胜利告终,但对于瓦剌或鞑靼,所得成果寥寥无几。

    前两次尚且有些许收获,尽管这些战果微不足道,

    到了后来攻打阿鲁台时,明军刚到,阿鲁台便率众遁逃,根本不与明军交战。

    明军一撤,他又立刻返回,每次北伐都在白白耗费国力。

    以至于后来,大明连自己打下的安南土地都无法顾及,只能放任其衰败,最终不得不放弃。

    这是朱瞻基站在后人视角看到的结果,而于谦仅凭一路所见所闻,便能推断出这样的结局。

    这才是让朱瞻基最为叹服之处。

    这样的人才,若能善加利用,必定是大明之福,朱家之幸。

    于谦见朱瞻基沉默不语,以为他不认可自己的见解,面上并无惊讶之色,仅带了几分自嘲,“大人不必在意我的话,权当我胡言乱语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