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泥修路,这主意他从未想过。
尽管他接触水泥已有时日,但更多考虑的是修筑城墙和房屋。
可听了朱瞻基的话后,他不禁细细思索起来。
周忱深知水泥的成本优势,比砖石更为低廉,制作起来也不复杂。
尤其在施工中掺入更多沙石,成本进一步削减。
而且水泥一旦硬化,便能形成坚固的整体,若整座应天城的道路皆为整块石材铺设……
周忱光是想象,就能预见诸多便利。
“殿下英明!”
念头至此,周忱立刻上前拍了个马屁,接着说道:“殿下,臣以为此举不仅于此,更应全面推广,尤其是官道建设。
如若以水泥浇筑,往来将更便捷、迅速,且年年可省去疏通费用。”
朱瞻基听罢,略显诧异地看了眼周忱。
不得不说,此人思维确实敏捷。
自己才提了个头,他已规划出后续布局。
……
用水泥修筑官道?
这当然在朱瞻基的考量之内。
但凡事讲究循序渐进。
修路首要是培养熟练操作水泥的工匠,以及具备桥梁建筑能力的技术人员,这是重中之重。
缺乏这些专业力量,即便路修好,也会隐患频出。
单是地形勘测与线路设计,便是复杂的学问。
没有成熟团队,即便想动工也举步维艰,完工后也可能状况百出。
这不是朱瞻基希望看到的结果。
因此他心中早有定计,一切从易入手,逐步推进,待技术成熟再全面铺开,而非贸然行动。
想到这儿,朱瞻基笑了笑:“此事无需着急,官道之事等应天事务处理妥当后再议,不过有一项工作眼下必须着手。”
周忱听后略有失落,这位殿下总是如此“不急”
。
上次那个望远镜让他费尽心思却百思不得其解,但那位太孙殿下自那以后却仿佛将此事抛诸脑后,未曾提及半个字。
他多次想要发问,却又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机会,直至今日,仍不知这位太孙殿下是否还记得这个望远镜。
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