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奔跑的同时套上衣物。
出来后才发现,原来是几个小个子的孩子扯着嗓门叫喊,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正要开口抱怨时,却听见周围许多人正在议论大明皇家人民日报的事,再定睛一看,正是那几个孩子在嚷嚷的内容。
得知这份报纸的由来后,众人都顾不上计较被打扰之事。
赶紧掏出怀中仅剩的几枚铜钱,急切地购买了一份。
报童一次携带的报纸数量有限,大约百份左右,太多的话,他们既不好拿,挎包也盛不下,拿在手上还容易损坏或沾染灰尘。
原本这是朱瞻基为了这些孩子考虑周全的结果。
然而,烟花之地向来是文人雅士喜爱逗留之处,随便一家青楼,每晚至少都有二三十人留宿。
一条巷子里更是聚集数百人,如此一来,几个大胆前来的报童刚吆喝完,手中的报纸就被一抢而空。
看着满满一兜的铜板,孩子们乐得合不拢嘴,按照太孙殿下制定的规矩,这些钱全归他们所有。
他们从未见过这么多铜板,这笔钱足够买多少个大饼啊。
但抬头一看,更多文曲星一样的读书人正朝他们走来,孩子们顿时眉头紧锁,
这些读书人一人就是一个铜板,两人就能换一个大饼,这么多,他们岂不是要吃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