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郎的位置上工作长达十年,并因“羊毛手套事件”
立下大功。
无论是能力还是资历,越级提拔至左侍郎都是合理的。
然而,工部尚书的位置是不可能的,这是朝廷的正二品要职。
黄福的存在无疑为朱瞻基提供了便利,只有牢牢掌握工部,他未来的许多计划才能更顺利实施。
太子府中,朱瞻基早已命人清理出一处不起眼的小院。
皇宫和太子府这类小院数量众多,平日里不过是供宫中年长的假戏作乐者偷偷使用,做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事。
院内建筑本无人居住,加之无人定期来访,自然无需修缮,久而久之便荒废了。
朱瞻基对此类琐碎之事毫不关心,他选择此院的原因只是因为它距离自己的住处不算太远。
随后,他让人拆除了院内所有建筑,甚至将地面换上了新土。
朱瞻基吩咐刘柘与周忱迅速将大量水泥和玻璃运至院中。
尽管享乐并非首要之事,但朱瞻基还是决定先为自己建造一座温室。
即便玻璃已备,朱瞻基仍通过刘柘成功获取水泥。
一切筹备妥当后,着手建设小温室并种植反季节蔬菜便势在必行。
虽有火室存在,尤其宫中常见,但其培育的蔬菜种类极为有限。
因缺乏光照,多为黄化菜,如豆芽、韭黄及芹菜之类。
且成本高昂,纵使朱瞻基为皇太孙,亦难常得享用。
民间酒楼中,冬季一盘韭黄可高达三四十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