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能!”
王通闻言,尴尬地挠了挠头。
听了朱棣的话,他也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多么荒谬,一时之间竟说不出话来。
朱棣思索片刻,说道:“樊忠,派个人给太孙送朕的旨意,命太孙自行征调民间纺织器械,另下令纺织局调拨所有器械与人员归太孙调配。”
“臣领旨!”
樊忠恭敬地答应。
朱棣点点头,又看了看地上跪着请战的几人,最终还是决定放弃他们劫掠草原的计划。
主要是如今草原已开始下雪,放眼望去尽是白茫茫一片,小队容易迷路。
大军则可能惊动敌人,被马哈木察觉,小部落见到也会立刻逃走。
于是他放弃了这个念头,说道:“都起来吧,劫掠之事待雪融化后再议!”
众人听后明白皇帝已经放弃这一计划,等到雪化时,快到春天了,那时天气变暖,有没有手套差别不大。
不过朱棣并不在意这些人的想法,他有更深远的考量。
此次北伐之前,他的长孙就向他提过许多关于征服草原的战略。
虽然某些事物在他眼中显得颇为青涩,但他也不得不承认,其中有不少可取之处。
比如让草原人接受大明的管辖,如今的草原已非昔日可比。
北元后,草原人四分五裂,即便他起家时的队伍里也有由蒙古人组建的骑兵——朵颜三卫。
这支骑兵原属宁王朱权麾下,后来被朱棣高价买下,并从中挑选强壮者重新组建了自己的朵颜三卫。
巧合的是,大明境内还有其他由蒙古人组成的军队。
当年太祖北征时,尤其是在1387年和1388年的战役中,俘获了数十万蒙古人。
尽管这些蒙古人在瓦剌和鞑靼兴起后变得反复无常,但朱棣清楚,这并不代表大明无法统治蒙古人。
只是他们的希望还未完全破灭,一旦希望消失,统治他们并非难事。
在他看来,蒙古人对抗大明的力量仅在于骑兵。
一旦蒙古人失去骑兵,对大明而言不过是轻而易举之事。
然而,他大孙子提出的羊毛收购计划或许不适合瓦剌与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