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朝廷政策,岂止是一份,将来不但家家户户都有,国子监的学子也每人一份。”
“像李祭酒刚才所说的话,也应传遍天下才是,我想百姓得知,必感激李祭酒为民发声的担当!”
“噗!”
一声细微的笑声,三杨中的杨荣忍不住笑了出来。
朱瞻基听到声音,转头看向他,疑惑地问:“杨大人,有何趣事?”
杨荣顿时紧张起来,连忙起身道:“殿下恕罪,臣失礼了!”
“无妨!”
朱瞻基点头示意没事,随后又追问,“你为何发笑?真的很有趣吗?”
杨荣沉默片刻,内心挣扎着要不要回答。
要是说是,怕被误解为对殿下不敬;要是说不是,又担心显得自己不懂得配合。
万一传出去惹麻烦怎么办?尤其是像李祭酒那样的情况……
不过朱瞻基并未深究,只是单纯好奇罢了,大概觉得杨荣的笑点比较特别。
见他久久没有回应,朱瞻基便转移话题,问他对“报纸”
一事的看法。
杨荣正在纠结间,听到提问立刻说道:“此法甚佳!设立报纸能让百姓知晓朝廷作为,也能揭露那些尸位素餐者的,臣认为此举必要。”
“正是此理,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朱瞻基满意地点点头。
杨荣听完却暗自擦了擦额头的冷汗。
他从没想过朱瞻基竟能这般让人胆寒。
刚才那问题分明是在试探,逼自己表态。
幸亏朱瞻基不知道他的心思,否则肯定会被当成无心之举。
其实朱瞻基只是随口问问罢了。
在一旁的李时勉此刻已无暇顾及眼前两人的一举一动,他的脸庞早已变得煞白。
他对报纸这样的新奇事物尚未完全理解,待到朱瞻基后续的话语传来时,他心中已然明了这报纸的本质。
再想起刚才的争论,哪里是什么辩论,分明是皇太孙事先设下的圈套。
他猜测,自己刚开口时,朱瞻基恐怕就已经布下了这个局。
而他自己呢?
全然不知情地被皇太孙一步步引入早已设计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