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氏听后略显惊讶,点头道:“确实有一处皇庄在顺天府,但你为何突然问起?”
朱瞻基说道:“祖父吩咐我和户部筹建一座羊毛纺织厂,将来要制作羊毛毯、羊毛衣之类的东西,自然得征用些土地。”
“羊毛纺织厂?羊毛毯?羊毛衣?”
朱瞻基说得模模糊糊,张氏听得懵懵懂懂,但她知道这是朱棣交给儿子的任务,不该多问。
可当听说自家皇庄可能被征用时,张氏心疼起来:“既然这事是祖父交代的,为何要用太子府的皇庄?儿啊,你清楚得很,咱们全家全靠着这几片田地呢!”
朱瞻基无奈地说:“娘,您也知道皇庄里那些事。
几千顷地,在民间不知能养活多少人,可落到太监手里,太子府上下连件新衣裳都不敢随便买。
我把皇庄交给我,一年给您一百万两银子,如何?”
“一年百万两银子?”
张氏一听,双眼顿时放光,声音也高了几分,但随即又怀疑起来:“儿啊,娘读书不多,你可别哄我。
大明一年的赋税才两三千万两,你一个皇庄哪来的这么多银子?”
娘亲读书不多?
朱瞻基在心里嘀咕,这话要是传出去,当初选娘亲做太子妃的人知道了,怕是要笑掉大牙。
不过他还是耐心解释:“这是我和户部合作,他们出了五百万两,我们分成,虽然祖父拿走了一半,但剩下的那部分利润,一年赚个四五百万两不成问题。”
在朱瞻基看来,只要管理得当,虽然只拿一半的一半,但提高生产效率后,利润定然丰厚。
羊毛成本在草原上不算高,关键在于运输和人工成本。
运输嘛,他有办法,兵部送军需到前线,回来时空手而归本就是浪费。
至于人工,这个时代人工费用极低,很多人只要有口饭吃,就肯拼命干活。
这样一来,朱瞻基甚至觉得赚少了才奇怪。
可是他的话让张氏愣住了,她瞪大眼睛盯着朱瞻基,捧起他的脸,满脸难以置信地说:
“孩子他娘,你们太子府这些年怎么还不把钱交出来?以前打仗都是我自个掏腰包,你们倒好,越活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