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只能撤军。
他可不想将来登基后依旧受制于人。
所以,在赚钱的时候,必须全力以赴。
朱瞻基伸出三根指头道:
“三成,你不答应也行,等我从草原上收够羊毛,再去操持此事。”
话音刚落,夏原吉立刻点头,满脸笑容地露出牙齿道:“好,户部出资五百万,占三成利!”
朱瞻基愣住了。
他嘴角抽动,看着得意洋洋的夏原吉,哪能不知这是学他漫天要价的把戏,气道:“我刚才只是开玩笑,你不信?”
夏原吉眯着眼,淡然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太孙殿下身为储君,怎能失信?”
朱瞻基翻了个白眼:“你还记着我是太孙呢!”
提起交易,一分一毫都不愿让步!
朱瞻基谈完生意,也没心思在外头挨冻,准备回去了。
可刚迈出几步,夏原吉又开口了:“太孙殿下,我有一人想引荐给您!”
“是吗?”
朱瞻基注视着夏原吉,沉吟片刻说道:“既然夏大人如此看重,那让他明日到乾清宫来一趟吧!”
朱瞻基自然明白人才的重要性。
他现在最缺的就是能帮忙的人才。
羊毛生意、玻璃买卖都需要人操持,总不能事事亲力亲为吧?
虽说朝廷不乏人才,但俗话说得好,新主登基,旧臣更替。
哪怕这些人才再出色,头顶上也有他父亲和朱棣的影子,这是难以忽视的事实。
对父亲,他还能忍受,但朱棣……
朱瞻基现在已经懒得吐槽这位前任皇帝了。
如果有机会,他也想学李世民那样得意地说:“天下英才尽归麾下!”
交代了几句后,朱瞻基返回乾清宫,夏原吉则回去继续忙碌。
毕竟身为户部尚书,在北伐筹备的关键时刻,事务繁多,需要他操心的地方太多。
进入乾清宫,朱瞻基坐在御案后,看到案头堆积如山的奏折,顿时觉得压力山大。
以前看戏的时候总觉得当皇帝挺美,后宫佳丽无数,每日挑选嫔妃都趣味无穷。
朝堂之上,更是威风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