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原吉:“兵部也没有五百万。”
朱瞻基一脸无奈:“夏老先生,能不能让我把话说完?”
夏原吉胡须抖动,面露笑意:“殿下请讲。”
朱瞻基嘴角抽搐,亮出了最后的王牌:“您可知父皇已将市舶司交予我,令我主持下西洋事务?”
夏原吉:“市舶司同样没有五百万两银子。”
朱瞻基:“………”
“夏老先生,我所说的可是市舶司,别人或许不知市舶司的困境,难道户部也不清楚吗?”
朱瞻基忍不住提醒道。
夏原吉并非愚钝之人,在户部长年累月任职,郑和下西洋所带出带回之物,几乎都要经过他的手,朱瞻基不信这老狐狸想不明白其中的关节。
穿越至今,朱瞻基深知古人智慧非凡,这些并非想不到,而是旧规陋习束缚了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懒得尝试,抑或根本不愿去想罢了。
能够思索并愿意思考的人,常常由于与众不同而被孤立排挤。
毕竟别人皆遵循旧规,你却要站出来打破规矩,不排斥你又能排斥谁呢?
就像疯子与天才一样,领先一步是天才,若领先许多步便是疯子。
这也是朱瞻基得到市舶司权力后,从不声张的原因。
有时候说得再多再有理,不如展示实际成果更有力。
从与夏原吉相处的时间里,朱瞻基觉得夏原吉并非固执守旧之辈。
固执守旧之人不可能在花钱如流水的朱棣治下稳居户部尚书的重要职位。
果然,朱瞻基一提点,夏原吉很快领悟了他的意图,愣了一会儿,沉默片刻后低声问:
“殿下欲借下西洋开拓海贸?”
朱瞻基微微一笑,反问夏原吉:“夏大人可是心生畏惧?”
夏原吉毫不犹豫地点点头:“畏,确实畏惧,殿下可知,下西洋之事遭朝中反对,全赖圣上执意推行才成。”
朱瞻基奇怪地瞥了夏原吉一眼:“你户部不是反对最烈的吗?”
夏原吉听后老脸微红,随即面无表情地道:“每次下西洋,圣上都要户部提供数百万两银物,无偿赠予沿途诸国,无利可图之事,老臣自是要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