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目前这个村庄约有四百户人家,总计一千二百五十七人,其中五十岁以上的有两百三十人,四十岁以上的有一百四十七人,妇孺占五百四十人,其余均为青壮年!”
朱瞻基听后看向周忱,若他没算错的话,一千二百多人中,青壮年大约只有三百余人,仅占四分之一左右。
这样的比例,有些家庭甚至没有一名成年男子,要想过上好日子,几乎是不可能的。
他将目光投向这些佃户,或许是首次见到这么多锦衣卫。
这些佃户的眼神中明显流露出戒备和忧虑。
朱瞻基猜测,他们可能把他们一行人当作朝廷的官员了。
在这年头,百姓对官员总是心存几分惧意。
对此,朱瞻基并不感到意外,沉思片刻后对周忱说:“若无意外,此处将来会全部改建成工厂。
不过你接管这个村庄后,这些佃户不必被驱逐,有些事情可以交由他们来做,并按他们完成的工作给予报酬。”
“全部改建为工厂?”
周忱闻言有些惊讶。
“没错,全部改建为工厂,我打算把这里打造成一个汇聚各类工厂的地方!”
两人继续交谈,走了一会儿,大约十分钟,便抵达了周忱选定的地方。
这个地方位于河湾处,地势非常平坦。
朱瞻基的目光落在河湾上,眼中闪过一丝光亮。
他对周忱说道:“选得不错,就定在这里吧!”
他又指着眼前的河湾道:“靠近河流的地方,先划出大概一千亩地,若庄稼受损,到时按受损数量,对佃户予以适当补偿。”
朱瞻基说着,从怀中取出两张设计图递给了周忱,“这是我绘制的建筑图,一个是纺织厂,另一个叫玻璃厂,上面标出了需要注意的细节。
你拿着这些图去找工部的工匠们,按我的规划大致建造,不用追求美观,但必须确保建成的房子宽敞、牢固、实用。”
“臣遵命!”
周忱毕恭毕敬地接过图纸,仔细浏览一番后,小心翼翼地收入怀中。
见状,朱瞻基笑了笑,说道:“难得出来一趟,陪我再转转吧,我还有些事情要嘱咐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