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上讲,解缙确实给予过他帮助。
毕竟“好圣孙”
这三个字并非空穴来风,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朱棣的想法。
朱瞻基心里清楚,自家祖父最初对父亲并不十分满意。
相比起来,汉王朱高煦与祖父朱棣有不少相似之处。
正是因为解缙的一句话,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朱棣,再加上太子多年的监国经历,这才使得太子之位稳固下来。
不过,朱瞻基对解缙这个人提不起太多好感,说好听了是单纯,说难听了就是脑袋不太灵光。
搞学问,解缙堪称高手,但做官则完全不适合。
张懋听朱瞻基提到解缙,迟疑片刻说道:“解学士刚入狱时整日哀号,那时锦衣卫还是纪纲掌权,解学士吃了不少苦头。”
“哀号不断?”
朱瞻基翻了个白眼,从张懋的脸色就能猜到解缙那撕心裂肺的哀嚎声在他耳中可能并不悦耳。
于是说道:
“现在情况如何?”
张懋显得有点不好意思:“现在已经好多了,只是这解学士性格太过顽固,伤还没完全好就又开始嚎叫了。
深更半夜的,弄得大家睡不好觉,所以我只好把他吃的饭减少到不会饿死他的程度。”
朱瞻基沉默了一会儿。
他觉得要是让解缙自己选,说不定还会对纪纲心存感激呢。
毕竟挨点皮肉之痛总比丢了性命强,没有朱棣的旨意,纪纲也不敢真的把解缙怎么样。
但饿肚子嘛……
朱瞻基心里明白得很。
想了想,他也觉得自己今天似乎没什么要紧事,就说:“罢了,你去准备些酒菜,我们一起过去瞧瞧他吧。”
“末将遵命!”
张懋点头答应后,朱瞻基跟乾清宫的三杨打了个招呼,就披上一件厚厚的棉袍,离开了皇宫。
上次他来这里还是为了抓捕纪纲的时候。
不过短短几天,诏狱里的人就已经换了一批,纪纲的同伙要么被斩首,要么被抄家,如今这里看起来空旷了许多。
见到朱瞻基前来,一大群锦衣卫纷纷跪倒在地。
这些人中有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