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两。”
“夏老儿,你也太小气了吧,我冒着得罪皇上的危险扳倒纪纲,你就只给这么多银子?”
夏原吉话音刚落,朱瞻基的脸色就沉了下来,气呼呼地竖起两根指头道:
“两千万两,你也清楚,羊毛虽便宜,但若想速见成效,至少得要这个数。
否则牧民见不到收益,就不会有养羊的动力。”
太孙殿下,这是夜不收数年前侦查草原时整理的人口数据。
以瓦剌和鞑靼两部为主,按探查情报来看,草原总人口约六百万,减去部分奴隶后,普通牧民约两百万。
若每户牧民饲养十只羊,则草原上的羊群应在两千万只左右,加上一些贵族的羊群,总数不会超过五千万只。
朱瞻基接过夏原吉呈上的折子翻阅,越看神情越复杂。
这份折子里的内容涉及草原人口与牲畜数量的统计,虽有几处模糊之处,但在此时能够做到如此详尽已是难得。
难怪人们常说这老先生是大明的财神爷。
这几还正琢磨着如何筹措资金,这位大人竟已将潜在合作对象的情况摸得不离十。
夏原吉停顿片刻接着说道:
太孙殿下,据我所知,在草原地区羊毛并非珍贵之物,一头羊的价格不过一两银子。
即便五千万只羊全部连毛收购,所需费用也超不过五千万两银子。
要是仅针对羊毛收购来推动牧民养羊,区区五百万两银子便足够。
太孙殿下,这交易可以敲定,就五百万两!
夏原吉听完这话愣住了,自己刚才只是粗略估算了一下,什么时候答应这个数字了?
刚想开口解释,却见朱瞻基已经起身离开座位,重新坐下后立刻写下一张调拨银两的凭证交给身边的小鼻涕,让他转交给夏原吉,并说道:
这是调拨款项的凭证,羊毛收购一事必须尽快落实,五百万两银子一点都不能少,尽快筹备好,此事关系到大明未来对草原的战略布局!
夏原吉接过凭证,看到上面明确写着的五百万两银子,再听朱瞻基提及国策大事,顿时明白朱瞻基提出的两千万两银子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
恐怕这五百万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