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朱厚照穿越水浒,马踏汴京 > 第20章 收服智深,梁山堂口(3/4)
题偏偏一时半会不会显现出来,因为在这个时期之前通常都会有一个治世或改革。

    治世或改革掩盖了很多问题,此前制定的发展方向还会有发展惯性让王朝持续性向前。

    上层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相反一看政绩还不错,其实都是靠之前的老本。

    明朝正德年间就是如此,明宪宗的局部改革调整消耗殆尽,明孝宗的治世让王朝总体向前,但问题已经开始显现了。

    朱寿必须集权,还要调整边塞政策,重整军队。

    北宋后期同样如此,宋哲宗想要打造一个治世,但身体不好,挂了。

    宋徽宗上台以后,一看王安石变法和哲宗留下来的局面还不错,于是开始大兴土木。

    蔡京、童贯等六奸执政其实就是上升渠道闭塞了,没有名臣能进入权力中心了。

    六奸是靠近权力中心里的二代子弟里能力最强的了,很讽刺,但这是事实。

    童贯西征西夏谎报战功崛起,后来平定方腊;蔡京能搞钱;梁师成知道皇帝想要什么样的功业……

    像韩世忠、鲁智深这些西军将领再有战功怎么样?再能打怎么样?

    出来混讲的是势力,鲁智深、韩世忠、岳飞这些人放在五十年前,一辈子出不了头。

    鲁智深和朱寿聊了很久,从大宋祖制聊到现在诸国混乱的形势。

    朱寿从谈吐中发现鲁智深是一个很有见解的人,他对现在的形势有一套自己的看法。

    作为原著中坚定的造反派,鲁智深是坚决反对招安的。

    因为混过西军,转业地方当过提辖的他,对大宋官场那是太了解了。

    只能说宋朝此时那是从里到外烂透了,别说什么官家只是被奸臣蒙蔽。

    那几个“奸臣”可能已经是当时宋朝中枢里办事能力最强的了。

    搜刮的民脂民膏也不是他们六个吃得下的,后面是一整个腐朽的文官集团。

    金兵围城,各路勤王部队迟迟不来,大宋中枢朝廷应该好好反思一下。

    鲁智深看透了其中的玄机不愿招安,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武装反抗派。

    两人谈了大半夜,此时夜幕都快落下了。

    天边泛起了鱼肚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