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也都得了二两,小满是大孙子,多得二两,一家子喜气洋洋。
珠儿小婶和齐田也都高兴坏了。
他们如今日常也赚了不少,但还从没见过五百两一张的银票。拿在手里薄薄的、轻飘飘的一张纸,两人笑咧着嘴小心翼翼的看来看去怎么都看不够、摸不够。
五百两啊,连带攒下的别的进项,差不多有个千两了吧?
以前想都不敢想,做梦都不敢。
如今变成现实啦!
“咱家也要盖大房子,盖青砖大瓦房。咱家也在院子里打一口井!”
“嗯嗯,就照着知春家的房子院子来弄,咱不弄那么大,模样就要那样的。还有还有,家具也要那样的。”
“好好好,呵呵!”
杨小安、杨明父子俩也激动坏了,曾小鹃也震惊又高兴。乔儿不大懂,但是家里人都开心,她也好开心。
他们听劝,虽然地不多,但能种的全部种上了,什么犄角旮旯都没放过,甚至连院子前后都没空下。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不,也赚了六十七两三钱多,不说别的,盖新房子肯定足够了。
还能配置上很不错的家具。
村里人真是家家户户都发了个财,最少的也赚了有二十两左右。
就这么点地里出产的东西,就赚了二十两,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大家伙儿见了面,可不是都议论这个?
后悔家家户户都后悔,但是银钱到手,沉甸甸的,又欢喜起来。
春分家也赚了三十多两,原本已经很高兴了,可许氏想到里正家、珠儿小婶家赚了好几百两,许氏心里又不平衡起来了。
“还说拿春分当姐妹呢,有了什么好处到咱们家啦?她怎么就光让里正家和珠儿小婶家多种、没跟咱们家说呢?说来说去还不是嫌弃咱春分是个傻子,压根儿不稀罕搭理她、不当她回事儿呗。”
春分被迫待在家,天天蔫头蔫脑的,听见这话抬起头看向许氏:“大嫂,知春嫂子让我回家说过多种红薯啊,是你说没那么多地种不了多少,还要种黄豆呢。”
许氏恼羞成怒:“胡说八道!根本没有的事!你什么时候说过?”
春分吓了一跳,委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