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平吴风云:王浚王浑争功传奇
列位看官,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西晋年间,便上演了一出波澜壮阔的统一大戏,今儿个咱就来讲讲西晋伐吴之后,王浚、王浑两位大将争功的精彩故事。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庚子岁,正是春去夏来的五月时节。这西晋的开国皇帝晋世祖司马炎,字安世,出身不凡呐!他可是司马昭之子、司马懿之孙,篡了魏陈留王之位,建立大晋,改元太康,定都洛阳。登基之后,司马炎雄心勃勃,一心想要一统天下,便在这一年首月,派杜预、王浑、王浚三员大将,率领十五万水军,浩浩荡荡去征伐江东孙吴。
且说这王浚,字士治,乃宏农郡人氏,他家世代都是二千石的高官。早年的王浚博览群书,生得相貌堂堂,只是不拘小节,不修名行,在乡里没什么好名声。但到了晚年,他突然变节,变得通达豁朗,胸怀大志。当年他修建住宅,特意把门前的路拓宽到几十步,邻居们都觉得太过夸张,他却豪迈地说:“我这是为以后长戟、幡旗通行做准备!”众人都笑话他,他却不屑地说:“陈胜说得好,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后来,他的人生也是颇为传奇,州郡征召他做河东从事,刺史徐邈有个才貌双全的女儿,一直没选到如意郎君。徐邈大宴佐吏,让女儿在屋内偷偷观察,结果女儿一眼就相中了王浚,徐邈便将女儿许配给他。王浚后来担任巴郡太守,当时吴境百姓苦于兵役,好多人家生了男孩都不敢养育。王浚到任后,严正法令,减轻徭税,还给予生育家庭休息和补贴,一下子就救活了数千人。有一晚,他梦见三把刀悬在屋梁上,不一会儿又多了一把,醒来后心中十分不安。第二天询问从事孚毅,孚毅赶忙拜贺道:“三刀是州字,又加一刀,大人这是要升任益州刺史啦!”没想到,后来果然应验。
书归正传,且说王浚率领水军一路势如破竹,直抵石头城。吴主孙皓吓得魂飞魄散,无奈之下,只好面缚舆榇,来到王浚军门前投降。王浚焚毁棺木,接受投降,随后进入建业屯扎,封存宫门府库,派人把守,只等王浑大军到来。
可没想到,第二天王浑的军队才渡过长江,听闻王浚已经独自接受孙吴投降,还抢先入城,顿时心中又愧又怒。这王浑心想,我大军还没到,你王浚就独吞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