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短故事志 > 中国远古民间故事:鲧禹治水(2/3)
   禹自幼目睹父亲治水的艰辛与失败,心中既有对父亲的崇敬,也有对治水事业的使命感。他决心继承父亲的遗志,完成治水大业,解救天下苍生。帝舜见禹聪慧果敢,且心怀百姓,便任命他为治水的总指挥。

    禹深知此次任务艰巨,若沿用父亲的方法,必定重蹈覆辙。于是,他决定改变策略,采用“疏导”之法。他亲自率领伯益、后稷等助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对整个华夏大地的山川地形进行了详细的勘察。每到一处,他都仔细观察水流的走向、地势的高低,思考如何引导洪水流入大海。

    在治水过程中,禹遇到了无数艰难险阻。有一次,他们来到了龙门山。龙门山高耸入云,挡住了黄河的去路,使得河水在此处汇聚,形成了巨大的漩涡,水位不断上涨,下游地区面临着被淹没的危险。禹望着眼前的高山,陷入了沉思。他深知,若不打通龙门山,治水将功亏一篑。于是,他带领百姓,手持简陋的工具,开始了艰苦的开山工程。

    在开凿龙门山的过程中,他们遭遇了重重困难。山上的岩石坚硬无比,工具时常损坏,进度十分缓慢。而且,由于工程危险,不时有百姓受伤甚至失去生命。但禹没有退缩,他始终身先士卒,与百姓们同甘共苦。他鼓励大家说:“我们的努力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天下百姓。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打通龙门山,让洪水回归正道。”在禹的激励下,百姓们重拾信心,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工程中。

    经过漫长的努力,龙门山终于被打通。黄河水如脱缰的野马般奔腾而出,顺着新开凿的河道滔滔东去,下游地区的洪水迅速退去,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感恩禹的功绩。

    然而,治水之路远未结束。禹继续带领着治水队伍,转战各地。他们来到了黄河中游的砥柱山,这里河道狭窄,水流湍急,河中还有许多暗礁,船只经常在此失事。禹经过仔细勘察,决定在河中开凿三个石岛,将水流分成三股,减弱水势。经过艰苦的施工,砥柱山工程顺利完成,从此船只可以安全通过,黄河的航运也得以恢复。

    除了治理黄河,禹还对其他河流进行了全面的整治。他带领百姓疏浚了淮河、长江等水系,使它们的河道更加通畅,洪水不再泛滥。在治水的十三年间,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一次经过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