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短故事志 > 评书:嘉庆挽颓与晚清危局(1/3)
    上回书说到,乾隆帝禅位后仍紧握大权,嘉庆帝初期有名无实,直至乾隆帝驾崩,嘉庆帝才得以亲政,第一件事便是抄了和珅的家,充盈国库。可彼时的大清,内里早已千疮百孔,外有列强觊觎,内有民变蜂起,嘉庆帝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统治危机。

    嘉庆帝亲政之时,大清国势已现颓势。白莲教起义在川、楚、陕等地蔓延,烽火连天。这白莲教,以“反清复明”为旗号,吸纳了众多对现状不满的百姓。教众们本就生活困苦,被官府压榨得喘不过气,加之天灾频繁,农田歉收,民不聊生,故而纷纷响应起义,队伍迅速壮大。

    嘉庆帝深知,若不尽快平定白莲教起义,大清江山恐有倾覆之危。他紧急调派各路清军围剿,可清军久疏战阵,腐败成风,将领们贪污军饷,士兵们毫无斗志。战场上,清军畏敌如虎,常常临阵脱逃;更有甚者,为冒领军功,竟屠杀无辜百姓,割下首级冒充起义军。嘉庆帝雷霆震怒,严惩了一批渎职将领,又起用了额勒登保、德楞泰等得力干将。

    额勒登保和德楞泰皆是能征善战之辈,他们一改往日清军的颓势,制定了坚壁清野、剿抚并用的策略。一方面,组织地方团练,修筑堡垒,将百姓和物资集中起来,让起义军难以获取补给;另一方面,对起义军进行分化瓦解,对愿意投降的教众给予宽大处理。在他们的努力下,白莲教起义的势头逐渐被遏制。经过数年苦战,这场持续了九年的起义终于被平定,可大清也元气大伤,耗费了巨额军费,国力进一步衰退。

    解决了白莲教起义,嘉庆帝本以为能松口气,可朝堂之上的腐败之风却屡禁不止。各级官员相互勾结,卖官鬻爵成风。一个官职明码标价,有钱之人便可入朝为官,全然不顾才能品德。这些花钱买官的人上任后,便疯狂搜刮民脂民膏,以收回成本并大赚一笔。嘉庆帝多次下诏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可收效甚微。底下官员阳奉阴违,表面上对嘉庆帝的诏令唯唯诺诺,背地里依旧我行我素,贪腐之风如野草般,烧不尽、除不绝。

    与此同时,外部威胁也日益加剧。西方列强在工业革命后,国力强盛,野心勃勃地将目光投向了古老的中国。英国作为当时的世界强国,妄图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他们先是通过正常贸易,向中国输出呢绒、棉布等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