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清军俘虏,绝食而死,隆武政权也随之灭亡。
然而,南明的抗清斗争并未就此结束。隆武政权覆灭后,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称帝,建立永历政权。永历政权得到了大顺军、大西军余部的支持,势力一度有所壮大。其中,大西军将领李定国,堪称南明最后的擎天之柱。李定国作战勇猛,足智多谋,他率领大西军余部与清军展开了激烈战斗,两蹶名王,天下震动。在桂林之战中,李定国大败清军,斩杀定南王孔有德,孔有德走投无路,自焚而死;衡州之战,李定国又设伏击毙敬谨亲王尼堪,这两场大捷,极大地鼓舞了南明军民的士气,让人们看到了抗清胜利的希望。
可就在南明局势稍有转机之时,内部又出现了问题。永历政权内部党派纷争不断,大臣们争权夺利,互相倾轧,严重削弱了抗清力量。而清军则趁机调集重兵,对永历政权发动了全面进攻。李定国虽奋力抵抗,但寡不敌众,永历帝朱由榔被迫逃往缅甸。
清军怎会善罢甘休,吴三桂率领清军进入缅甸,逼迫缅甸国王交出永历帝。永历帝被押解回国后,吴三桂将其绞杀于昆明,永历政权彻底覆灭。至此,南明的抗清斗争以失败告终,清朝基本统一了全国。
在平定南明的同时,清朝统治者也在着手稳固自己的统治。顺治帝亲政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他重用汉臣,推行汉化政策,鼓励满汉通婚,促进民族融合;还整顿吏治,严惩贪污腐败,减轻农民赋税,恢复经济生产。在文化方面,尊孔崇儒,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开科取士,选拔人才。
然而,顺治帝英年早逝,年仅二十四岁便驾崩了,其子玄烨即位,是为康熙帝。康熙帝即位时年仅八岁,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起初,四大臣还能齐心协力,辅佐幼主,但随着时间推移,鳌拜逐渐大权独揽,结党营私,飞扬跋扈。他把持朝政,打压异己,甚至公然违抗康熙帝的旨意,朝堂之上人人自危。
康熙帝虽然年幼,但他聪慧过人,早就对鳌拜的专权不满。为了夺回大权,康熙帝暗中培养了一批少年侍卫,每日在宫中练习布库(一种满族传统的摔跤游戏),麻痹鳌拜。等到时机成熟,康熙帝突然下令将鳌拜擒获。鳌拜虽武艺高强,但面对康熙帝精心布置的陷阱,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