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短故事志 > 评书:仁宣之治与明朝转折(2/4)
消息传来,朝堂震动,大臣们纷纷进言,有的主张安抚,有的建议武力镇压。宣宗深知朱高煦狼子野心,安抚根本无济于事,于是决定御驾亲征。他亲自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向乐安州进发。一路上,宣宗鼓舞着士兵的士气,严明军纪,所到之处秋毫无犯,百姓纷纷夹道欢迎。

    朱高煦本以为宣宗年轻,不敢轻易亲征,当得知皇帝御驾而来时,顿时慌了神。他的手下们见朝廷大军压境,也纷纷动摇,军心大乱。宣宗兵临城下后,并没有急于攻城,而是先派人送信给朱高煦,劝他投降,承诺只要放下武器,便可既往不咎。朱高煦见大势已去,为了保命,最终出城投降。这场叛乱,在宣宗的果断处置下,迅速被平定,避免了一场生灵涂炭的内战。

    平定朱高煦之乱后,宣宗并未对他赶尽杀绝,只是将他囚禁起来。但朱高煦贼心不死,一日,宣宗前去探望他,朱高煦竟趁其不备,伸出脚将宣宗绊倒。宣宗大怒,下令将朱高煦用铜缸扣住,周围架火焚烧,朱高煦就此毙命。

    解决了内忧,宣宗又将目光投向边疆。当时,明朝在安南(今越南北部)的统治面临诸多问题,安南叛乱不断,明朝多次派兵镇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宣宗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从安南撤兵,承认安南的独立,结束了明朝在安南的统治。这一决策虽然在当时引起了一些争议,但从长远来看,减轻了明朝的军事负担,使得明朝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国内建设上。

    在文化方面,宣宗也颇有建树。他喜爱书画,自身的艺术造诣颇高,在他的倡导下,宫廷绘画艺术达到了鼎盛。戴进、商喜等一批画家活跃于宫廷,他们的作品风格多样,题材广泛,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艺术瑰宝。宣宗还大力扶持文化事业,鼓励文人着书立说,使得明朝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仁宣之治时期,明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国力蒸蒸日上,堪称明朝的黄金时代。然而,盛极必衰,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明朝也逐渐迎来了转折。

    宣宗驾崩后,年仅九岁的太子朱祁镇即位,是为明英宗。由于皇帝年幼,太皇太后张氏垂帘听政,继续重用“三杨”。但随着张氏和“三杨”相继离世,朝廷大权逐渐落入宦官王振手中。

    这王振本是个落第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