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书说到,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为巩固皇权,着手削藩,惹得藩王们怨声载道,燕王朱棣更是以此为由,发动“靖难之役”,一场叔侄间的皇位争夺战就此开场。
这朱棣,本就不是池中之物。他就藩北平(今北京),多年来在北方抵御蒙古,麾下兵强马壮,又招揽了姚广孝等一批谋士,野心勃勃。建文帝削藩令下,他表面装疯卖傻,暗中却加紧筹备起兵事宜。
建文元年七月,朱棣正式起兵,打出“靖难”旗号,宣称要铲除皇帝身边的奸臣黄子澄、齐泰。燕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攻克了北平周边的州县。建文帝得知消息后,大惊失色,赶忙任命耿炳文为大将军,率领三十万大军北伐。耿炳文本是明朝开国老将,经验丰富,可毕竟年事已高,面对朱棣的精锐燕军,一时难以招架。双方在真定展开激战,燕军士气高昂,朱棣身先士卒,冲入敌阵,耿炳文军队大乱,初战失利,只得退守真定城。
建文帝见耿炳文出师不利,心中忧虑,在黄子澄的建议下,改派李景隆为大将军,代替耿炳文。这李景隆,徒有其表,并无真才实学,他好大喜功,集结了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向北平。朱棣得知后,留下儿子朱高炽镇守北平,自己则率领精锐部队,偷袭大宁。大宁是宁王朱权的封地,麾下有骁勇善战的朵颜三卫骑兵。朱棣设计将朱权骗出大宁,吞并了朵颜三卫,实力大增。
李景隆趁朱棣不在,猛攻北平。朱高炽率领城中军民,拼死抵抗,城墙上的守军以滚木礌石击退李景隆的一次次进攻。这朱高炽身宽体胖,行动不便,却在这关键时刻,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智慧,鼓舞着城中士气。朱棣得到消息后,火速回师救援,与朱高炽内外夹击,李景隆大败,丢盔弃甲,逃往德州。
建文二年,李景隆再次集结六十万大军,与朱棣在白沟河展开决战。这一战,打得天昏地暗,双方死伤无数。起初,李景隆凭借兵力优势,占据上风。可突然一阵狂风大作,吹断了李景隆军队的帅旗,燕军趁机发动猛攻,李景隆军队阵脚大乱,全线溃败。李景隆一路逃到济南,朱棣乘胜追击,将济南城团团围住。
济南守将铁铉,忠义之士,他与参军高巍歃血为盟,誓守济南。燕军攻城数月,却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