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短故事志 > 评书:大唐余晖下的挣扎与落幕(1/3)
    上回书说到,安史之乱历经八年终被平定,可曾经辉煌无比的大唐却元气大伤,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困境。藩镇割据的局面愈发严重,中央集权被极大削弱,曾经繁华昌盛的长安,也不复往昔的荣光,大唐盛世的余晖在风雨飘摇中愈发黯淡。

    唐代宗李豫即位后,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江山。藩镇拥兵自重,表面上尊奉朝廷,实则各怀鬼胎,自行其是。其中,河北三镇,即卢龙、成德、魏博,更是不服管束,赋税不上缴,官员自行任免,宛如国中之国。代宗有心削藩,可刚经历安史之乱,国力衰微,军队疲惫,实在是有心无力,只能暂且安抚,给予各藩镇节度使优厚待遇,以维持表面的和平。

    朝堂之上,也是乱象丛生。宦官势力在安史之乱期间迅速崛起,他们掌控禁军,干预朝政,权势滔天。其中,鱼朝恩便是个中代表。这鱼朝恩深得代宗宠信,担任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负责监军。他不懂军事,却喜欢对将领们指手画脚,导致军队内部矛盾重重。有一次,郭子仪奉命出征,鱼朝恩为监军,在战场上,他多次干扰郭子仪的指挥,致使战事不利。但郭子仪顾全大局,并未与他计较。然而,鱼朝恩却变本加厉,甚至派人挖了郭子仪父亲的坟墓。郭子仪得知后,痛心疾首,却只能咽下这口气,他深知此时若与鱼朝恩冲突,只会让局势更加混乱。

    代宗并非昏庸之主,他也察觉到了宦官势力的威胁。终于,在大臣们的支持下,代宗设计诛杀了鱼朝恩,暂时遏制了宦官的嚣张气焰。但宦官专权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其隐患依然深深埋藏在大唐的朝堂之中。

    在对外方面,吐蕃趁唐朝内乱之际,不断侵扰边境。广德元年,吐蕃大军长驱直入,兵临长安城下。代宗惊慌失措,匆忙出逃陕州。吐蕃军队占领长安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城中百姓惨遭屠戮,昔日繁华的都城一片狼藉。后来,郭子仪临危受命,他巧用疑兵之计,虚张声势,让吐蕃误以为唐朝大军将至。吐蕃军队人心惶惶,不敢久留,最终撤出长安。经此一役,唐朝的威望一落千丈,边疆局势也愈发紧张。

    代宗在位十七年,虽努力想要重振大唐雄风,却始终未能彻底解决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这两大难题。大历十四年,代宗驾崩,太子李适即位,是为唐德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