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在大明军队行军过程中,我可以参与劝服他人归顺,尽力减少双方损失。”
听完李成桂所说的话后,朱棣心中暗自承认其确是一员不可多得的人才。
此人的言辞软硬皆施且颇具说服力。
不错,如果朱棣拒绝此次归顺,将之杀戮或俘获全军,则日后的高丽战场,定然遭遇全体高丽军士奋勇抵抗,此为定局无疑。
毕竟李成桂今日如此,一旦归降被拒,后续其他将领又有何理由去奢望大明接受?
朱棣认可李成桂所述之后可能发生的激烈战斗情形;同时关于降服以后可通过其减少损失这一点也表示肯定。
然而,即使有所认同,并不表明朱棣会答应。
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老话——永乐大帝的性格注定了他无法容忍任何形式上的要挟。
再想想,此场征战是大明太祖皇帝下达的圣旨,旨在清除这个背叛宗主国的邻邦,若回京之后自己的父皇知悉儿子竟然遭到一个高丽都护级别的军官以胁迫手段才接受投降,不管结果有多美。
父亲朱元璋那个动辄挥刀上阵,霸气决绝的人物岂能饶过自己?
毕竟朱元璋靠什么成就了一统江山的大明皇位?正是他的刀快人狠,部下悍勇善战。
现在你朱棣打这么个弱小国家都要被威胁着受降?
真他娘的太给老子丢脸了!估计到时就拿着宝剑追着砍人了。
虽说这样讲或许显得夸大,但朱棣十分确定,自己的父亲绝对不可能轻易放过自己!毕竟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
朱元璋凭借一身英勇,于尸山血海中杀出重围,登上大明皇位,他又怎么可能容忍别人的要挟?当然,除了马秀英之外——任何人胆敢对朱元璋进行威胁,下场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必死无疑,区别仅在于死法的残酷程度。
像朱元璋这样的盖世雄主,又怎会甘心看到自己的儿子不成器,被高丽小小的都护逼迫求和?这种情形绝对是他难以接受的。
一旦事情暴露,朱元璋定会大发雷霆,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朱棣的抉择已定。
他慢慢抬起手,冷冰冰地直视着眼前的李成桂父子,眼神之中满是杀气,随后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