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不怕死,那就赌自己不被抓住,一旦被捉,后果将惨不忍睹——先斩船主,充公船上所有财货,并查抄家产。
敢逃税?无所谓,只消一次被抓,就得赔上全部身家性命。
从提议组建大明海师,到推动粮税、人丁税改革,设立粮税收取制度,再到成立皇家海贸机构,每个环节都丝丝入扣。
因此朱元璋才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而旁坐的朱标此时也露出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盯着朱英,真没料到这个便宜儿子心思如此缜密,行事逻辑严谨有序,令人胆寒。
看着二人怪异的表情,朱英轻笑:“起初并无这般全盘思考,只是按部就班走下来就成了如此结果。”
然而,对于这一解释,朱元璋父子显然并不相信,看他的目光满是怀疑。
对此,朱英只能苦笑道:“说的是实话,不信就算了。”
随后,朱元璋父子渐渐收回那充满质疑的眼神。
即便朱英从一开始就有所谋划,他们实际上也不以为意。
朱元璋对皇孙自然是期望越聪明越好,朱标身为太子更关注于对国家有利的事,自然不会介怀。
"好吧,怎样都行。”
朱元璋挥手示意,“只要你想做,咱便支持,做你背后最坚强后盾。
不过这事要等大明海师组建完毕,高丽征战结束后再议,毕竟单凭你手上那三千护卫,难以守护大明广袤海域。”
朱英、朱标皆点头同意。
"如今大明海师组建进行到了哪一步?”
朱英又问。
朱元璋示意朱标,说:“这事他知道得清楚,你问他吧。”
朱英转向朱标,只见对方笑容浮现——“小兄弟终于落我手里了”
那种得意的笑容让朱英心底泛起不妙预感。
接着只听朱标哈哈一笑,“想知道很简单,先叫声爹给咱听听。”
模样可谓张狂至极,欠打至极。
朱元璋瞧见这一幕,都不禁暗自嘀咕,往常那位总爱装作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的皇太子,在朱英面前怎么就彻底变了个样呢?
朱英听到这话,看向朱标的神情当即阴沉得像锅底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