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头。
很快,朱元璋想起自己方才提出的捐款数额,好像正好是一千万两银子。
当即,他带着怀疑的目光看向朱英,问道:
“小子,这意思你先前答应的捐款本就是该上缴的?”
“从某种角度看,的确如此。”
朱英轻点了一下头。
朱元璋嘴角抽动,略显无奈地道:
“那你之前跟咱说要离开应天这些话不是多此一举嘛,岂不是脱裤子放屁?”
“你不懂啊,这里面是有很大区别的。”
朱英缓缓解释道。
"如果是自愿捐款的话,这一次过后就会有下一次。
一旦哪天洪武爷心情不畅或是手头紧张,
大概就会把我视作待宰的肥羊,不停地拿刀割我的油水用来充盈国库。
这种情况下,谁还敢不跑呢?”
“若是转而改为缴纳理应上交的税赋,那性质就截然不同了。
首先,作为大明的子民、洪武爷治下的百姓,缴纳税收本是分内之事。
其次,不可能仅仅我一个人缴纳商税吧?到时将是全天下的商贾一同履行义务。
这样一来,洪武爷就不会只盯着我一个了。
况且征得商税后,赚得越多反倒更能让国库充裕。
这就相当于是给大明打工。
掌柜永远掌握着主动权,也永远比伙计更富有。
这样既充实了国家金库,也能让我避免沦为一只待剥削的肥羊。
所以收取商税要比被洪武爷逼捐更有利。
简而言之,这是对国家和人民都有益的事。”
朱英说道。
不过无论他如何巧言令色,朱元璋还是洞察出了他的心思。
斜着眼看了他一下,没好气地说:
“我看你就是怕死,不想一个人独自承受损失,想要拉着其他商人一起垫背。”
朱英咧嘴一笑并未反驳。
因为他确确实实有这个念头——宁可大家一块受罪,也不能只有自己被当作肥羊割,对不对?
朱元璋对此倒也没有责怪之意,毕竟对方可是自己的孙儿,能想出这种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