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太监匆匆赶至:"圣旨到!”
朱允炆尚处在迷糊之中,随口答道:"哦,是皇祖父的旨意啊,父亲正在书房,您去那边传达便可。”
随即从太监身边掠过就要离场。
却被一只大手猛地拽住胳膊又重重按下跪拜姿势,猝不及防的朱允炆顿时惊愕回头。
只见吕氏此刻跪在地上,对他沉声说道:"噤声!乖乖静跪等待圣旨!”
"啊?哦”
朱允炆此时才意识到,原来这份圣旨并不是针对自己的父王皇太子朱标的。
确实,依朱元璋平日对朱标的宠爱,根本不需要使用这种方式宣读旨意。
同样,自己好像也不必用圣旨来专门传达。
那……恐怕就只能是落在身后的母妃吕氏身上了。
待两人双双下跪完毕后,那位太监方才拖着尖细嗓音高声唱道:"太子妃吕氏接旨!"
“罪臣吕氏,恭接陛下旨意!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太子妃吕氏,包庇吕家仗势欺人,多年以来其家族横行霸道,侵害大明百姓利益。
其弟吕梁飞扬跋扈,抢夺民女、滥杀无辜,作恶多端,罪孽深重,引得天下公愤。
现今命应天府府尹将吕梁拘捕归案,严加审理,并从重量刑。
贬谪太子妃吕氏为太子嫔,以资儆戒。
此后望吕氏家族悔过自新,如有再犯压迫残害百姓者,
朕必施加重罚,加倍追究。
洪武十五年八月二十五日。
钦此。”
“太子嫔,接旨吧。”
吕氏听完,脑海一片混沌。
虽然只从太子妃贬为了太子嫔,但这简单的改动背后却隐藏着天地般巨大的落差。
太子妃是正室,若皇太子即位,自然荣升为皇后。
身为一国之母,统摄六宫、贵为国尊的显赫位置唾手可得。
况且在当前皇后亡故、后宫群龙无首之际,
太子妃几乎就是实际上的六宫之主了。
如此一个字眼,已然跨越出不可逾越的距离。
当初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