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我确实非道门中人。”
“若非道门中人,怎会精通如此高深的道门技艺?”
朱元璋丝毫不信韩成所言。
“此乃后世之事,各家已不再吝啬,将珍贵之物与世人共享。再加上有幸遇上了张至顺道长这样的仁者,他心怀慈悲,希望更多人借此强身健体,于是大力推广,倾囊相授。不止是我一人,我所在的时代,许多人皆会此术。受益者众多,至少也有几十万之众。”
“竟有此事?难道他们真的毫无保留地外传?这岂非难以置信!
别以为我不知道道门的规矩,我也清楚人性之私。即便他们想传播,也不过是些表面功夫罢了,绝不会泄露真正的精髓。”
朱元璋依然固执己见。
韩成叹息一声:“陛下,你所言固然有理,却并非全然属实。
自古至今,总有些人能够超越自身局限,成就非凡之举。
这样的人,过去有,将来亦会有。”
韩成此言一出,顿时让朱元璋哑口无言。
的确,从古至今,虽此类人寥寥无几,却从未断绝。
“纵使真有这样的善者,你的说法仍是站不住脚!”
朱元璋不愿轻易认输,仍试图辩解,坚持认为韩成定是道门中人,以佐证自己的判断。
“既然张道长乐于推广,那么你和众人自然都成了得益者?”
韩成点头应道:“正是如此。”
“此话不通!
即便张道长真心传播,他又怎能同时教化无数人?
即便他收徒传授,徒弟再转教他人,又能惠及多少?
即便真有人受益,数量也不可能如你所说般庞大。”
另有一说法,话经两三人口口相传,其意必变。
此般技艺传授之法,亦复如是。
师父授徒,徒再传徒,代代相传,纵使规制严谨,要求严格,久而久之,技艺亦难免失真。
你又言推广甚广,惠及众人,执行自难苛刻。
既如此,何以汝技艺精熟?”
朱元璋注视韩成,眼神锐利。
以为洞悉韩成破绽,内心颇为得意。
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