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军需库改建而成,主要负责制造火铳、刀剑、弓箭、马具等军用物资,目前共有各类工匠九千余人……”
---
李伟惊叹一声:九千多人!这规模可真不小!
从前没有担任领导职务的他,总觉得只差一把椅子就能成为领导。
如今真正坐上位置,他心里竟有些发怵。
其实做个侍郎也不难,具体事务由下属完成,只需下达指令并监督即可,偶尔偷懒也不是不行。
李伟并非那种敷衍了事之人,即便心中不悦,对待工作却始终严谨认真。
他对军器局的状况逐一查问,随后便在关子明与孙建的带领下前往军器局。
路途遥远,二人陪同李伟步行一小时方才抵达,令他疲惫不堪。
军器局门前早有接应之人。
一名九品官员迎上前来,通报:“这位是军器局大使徐勇,副使鲁提。\"两位低阶官员见李伟身为正三品高官,立刻俯身行礼。
李伟略点下头,未多言辞。
众人入内,只见场内忙碌非凡,工匠络绎不绝,各作坊分布有序。
关子明与孙建领着他巡看各家作坊,并一一讲解。
有锻造刀剑的铁匠坊,炽热的空气扑面而来,铁匠们赤膊挥锤,将烧红的铁片反复锤打,冷却后再投入火炉复热。
制甲胄处同样繁杂,需敲击、熬煮等工序。
弓箭制造亦然,所需材料五花八门,从动物骨骼、筋腱到木材、麻绳皆有涉及。
李伟初时不解,为何工部涉足这些领域,后来得知,原来这些都是制作弓箭的关键材料。
此外,还有炼铁的高炉,李伟特意靠近观察。
“大人当心!”关子明惊呼一声,将他拦住。
这类器械危险性极高,若伤及新任侍郎,后果不堪设想。
李伟权衡利弊,决定保持一定距离,围绕高炉巡视一番。
此高炉构造与他所绘草图相近,遂唤徐勇召集相关工匠,详细询问结构细节。
工匠战战兢兢上前,生怕因言语或行为失误而受罚。
“无需畏惧,只管如实作答即可。\"
李伟宽慰道,巡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