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人,父皇执意要杀我老师,我该如何救他啊?”
李伟随意笑道:“自然是要找能制住他的人,比如您的祖父母,还有母后。\"
朱标眼睛一亮,祖父母已逝,但母后确能约束父皇:“对啊,我可以去找母后!多谢李爱卿指点!”
其实他问李伟不过是随意一试,病急乱投医,但李伟无意中的一句话点醒了他。
“啊,不必客气,不过千万别告诉陛下是我说的!”
“爱卿放心,我不会说的。\"
朱标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眼神,随即匆匆去拜见马皇后了。
看着朱标离开时兴冲冲的模样,李伟心里忽然闪过一丝不安。
果不其然,当晚回家刚躺下就被叫起来挨了几下棍子。
气不过的李伟第二天跑去质问朱元璋,却被告知什么叫“最终解释权”:
“皇上不是答应过我不会再随便责罚了吗?”
“哦?朕有这么说过吗?你挑唆太子,难道不该教训?”
“……”
(关于不许随意打骂的约定之前漏写了,现已补上。
)
无论是在宫里还是在他自家,朱元璋对他的言行了如指掌,根本无需朱标多言。
倒是找马皇后帮忙求情起了作用,朱元璋确实饶恕了宋濂,但只有宋濂一人获免,其他人仍受责罚。
这样既削弱了文官势力,也让太子显得仁慈宽厚,毕竟救了老师总归是个美谈。
其实这正合朱元璋心意,毕竟宋濂是太子的导师,若真的处死,太子难免尴尬。
可惜朱标并不明白,李伟这种直性子更看不出其中深意。
……
日子飞逝,天气渐寒,转眼又快过年了,大臣们终于盼来了每年难得的三天假期中的第一天。
但这些与李伟无关,他向来随性,况且近来也未空闲,一直在忙发电机的事。
直到近日,他才总算抽出些时间,毕竟燧发枪的设计已完成,交给匠人打造就行,只需偶尔监督一下进程并解决问题即可。
来到大明数月,他终于有闲暇好好游览这座古都应天,清晨便带上了小青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