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告诉李伟后,他皱眉思索,心中隐隐作痛。
离皇城这么近的地方居然要八十两银子,真是太过分了!
他粗略估算了一下,自己和小青每月的开销大约需要三四贯,一贯钱等于一两银,因此一年的生活费用至少得预留五十贯才能安心,剩下那部分根本无法负担靠近皇城的房租,只能在城里挑个稍微小些的住处。
他还没弄明白自己的官俸具体有多少,朱元璋给的一百贯算是官俸的一部分,相当于提前预支了工资,今后一段时间恐怕不会再领取了。
“罢了,找一处五十两左右的吧,尽快定下来!”
李伟说道,三十两的不要考虑了,距离太远通勤太麻烦,实在不行再想办法赚些外快,当然是通过正当途径!
李伟拉着小青去了牙行,看了几处房子,最终选定了一处四十五两的小院。
这院子有些老旧,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
不过好歹是个独门独院,勉强算得上是个小别墅了,李伟自我安慰道。
租下房子后,李伟又急忙带着小青去购置被褥及日常生活用品,一直忙到天黑,总算安顿下来。
“人生艰难啊!”李伟感叹。
……
当李伟正为新家忙碌时,吴伯宗拿着李伟“审阅”过的奏章来到乾清宫,呈递给朱元璋。
朱元璋翻开一看,脸色渐渐变化。
这些奏章全都批阅完毕,如何处置都已标明,只是在最后留出空白让他签名,并且前面标注着“皇帝签字”,显然是暗示只需他在此处签字即可。
朱元璋既震惊又愤怒,按他的设想,“秘书”不过是帮他整理奏章并简单归纳,以便节省时间,至于如何处理,理应由他亲自决定,这些“秘书”怎敢擅自主张?即便是供他参考,也需他主动询问时才行。
“该死的东西!谁允许你们替朕批阅奏章的?”
恭敬站立下方的吴伯宗闻言心下一惊,连忙跪倒在地:“陛下息怒,此事都是李大人安排的,我们并不知情。\"
……
太祖眉头紧锁,他对李伟的任命不过是遵循“谁提议谁负责”的原则,暂且如此安排。
等到内阁稳固,李伟有了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