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然而,如今一切取决于皇帝的态度。
胡惟庸此刻心中惊恐不已,他万万没料到毛骧竟敢弹劾他。
前几天毛骧还在他面前卑躬屈膝,连连附和,甚至为他引荐了不少亲信将领,而今这人却忽然反目成仇,怎不让胡惟庸震惊。
“什么?真有这样的事?胡惟庸,这可是真的?”朱元璋震怒,高声质问。
正沉思中的胡惟庸被朱元璋的大喝惊醒,连忙上前叩拜。
“陛下明鉴,臣冤枉!分明是那车夫肆意横行,危及路人,臣之子不幸受害,臣一时悲愤才下令将其处死,并非如毛骧所说,请陛下明察!”胡惟庸急切辩解。
“就算如此,你就能越权处置,擅作主张了吗?!”
朱元璋怒火未消,接连呵斥。
“陛下恕罪,臣愿意以财物补偿受害者家属,恳请陛下慈悲为怀!”
事已至此,胡惟庸无法否认,只能低头认错。
“你难道没听见百姓呼喊什么吗?丞相偿命丞相!!”
朱元璋厉声喝道。
胡惟庸面色大变,他早察觉朱元璋对他起了杀心,这些年来他也在暗中布局,结交武将,甚至招揽亡命之徒,准备孤注一掷。
但他没料到,朱元璋的动作如此迅速。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
胡惟庸跪地叩头,同时偷偷瞥了一眼文官队伍。
身为文官领袖,他有不少追随者,朱元璋若要取他性命,也需考虑群臣意见。
御史大夫陈宁领会意图,立刻出班。
“陛下,左丞相因丧子之痛悲愤交加,才私自杀人,虽有违律例,但情有可原,恳请陛下宽恕,从轻处罚!”
随着陈宁带头,文官中又有多人随声附和。
这时,武将首领徐达也越众而出:
“皇上,臣以为此事万万不可。
胡惟庸因得您眷顾而晋升为左丞相,短短几年间便横行霸道,多有越矩之举,今日之事恐怕不过是其劣迹之一。
皇上应当派人彻查,切莫轻纵!”徐达说完,还狠狠瞪了胡惟庸一眼。
徐达与胡惟庸素来不合,早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