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 > 第67章 一柄钢刀(4/5)


    散朝后,李伟匆匆赶回军器局,他实在不愿参与这些会议,那些大官整天开会,浪费他宝贵的时间!

    炼焦炉已经建好,李伟命令工匠们尝试炼焦炭,这对当时的工匠而言并非难事,几番试验后,成功生产出焦炭,接着就能炼钢了!

    高炉早已建成,在李伟的指导下,铁矿石、石灰石和萤石被粉碎并烧结成块状,再掺入焦炭粉,从顶部的料口倒入。

    一切准备完毕,开始丞相,鼓风机发出呼呼声,将热气送入,混合着炭粉的铁料也开始燃烧。

    工匠们对炼铁已十分熟练,只需稍作调整便能轻松操作。

    经过长时间加热,铁料逐渐融化,以往因炉温不足,大多产出的是半液态铁水,如今改用焦炭为燃料,铁水变为清澈纯净的液态,杂质也在高温下去除得更加彻底。

    历经艰辛,第一炉铁水终于出炉,立即流入转炉,进行搅拌精炼,进一步降低碳含量。

    转炉内的铁水中,炭、磷等元素接触氧气后仍持续发生氧化反应,因此无需额外加热即可保持液态,有时还会因温度过高需添加精矿粉或石灰石、萤石等造渣剂。

    对于人工搅拌的程度与时长,李伟毫无经验,只能反复尝试。

    铁水倒出后,再次加入铁料,继续炼制,炼钢就是这样,一旦丞相就不能中断,必须持续操作,若要停火,则需先清空炉膛,逐步降温,否则铁水在炉内凝固,高炉就会报废。

    后世钢铁厂亦是如此,一旦断电,后果不堪设想,即便事先预警,再行恢复,依旧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一炉接一炉的钢铁出炉,李伟并未急于打造刀具、磁性钢或弹簧之类的东西,而是命令手下记录搅拌的时间,随后对这批新出炉的钢材逐一检测。

    硬度、韧性,是否适用于制作弹簧或是磁性钢、刀剑等,一边调整搅拌的速度与时间,一边逐炉实验、逐炉记录。

    检测的过程极其复杂,但这一步不可或缺,没有优质的检测便不会有优质的产品。

    李伟为工匠们制定了统一的搅拌方法与速率,尽量保持差异不大,这样产出的钢材其含碳量才相对稳定,不至于因换人而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

    连续两三天,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