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任务前,战士们都会默默写好遗书,他们每一次出发,都是做好了回不来的准备。
这些奖金和荣誉,都是他们拿命拼来的。
他们,值得!
下午,宋嘉窝在招待所的床上,专心准备明天的交流会材料。
沈望川坐在桌边,翻着宋嘉给他的《枪械构造原理》,顺手就把自己的配枪给拆了,零件摆了一桌子。
宋嘉抬头看见,笑着问:“你这样拆了装不回去怎么办?”
沈望川头都没抬,只见他指尖翻飞。
“咔咔”几声,那些零件就像长了眼睛似的,转眼就回到了原位。
他利落地装上弹匣,整个过程快得让人眼花。
宋嘉默默竖起大拇指,“牛!”
第二天一早,两人在招待所门口道别。
沈望川去军区参加交流会。
宋嘉则坐班车去农科院。
京市农科院的礼堂比宋嘉想象的要大得多。
台下已经坐了上百人,大多是三四十岁的男性,穿着清一色的中山装或工装,偶尔有几个女同志,也都剪着齐耳的短发。
宋嘉的位置被安排在主席台的右侧第二个位置,在方明的旁边。
“紧张吗?”方明小声问她。
宋嘉摇摇头。
前世读研时没少参加学术会议,再加上这段时间对盐碱地改良技术的深入研究,她心里有底。
“下面请宋嘉同志为大家介绍低温盐碱地种植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方明司长的声音在礼堂回响。
宋嘉从容起身,走向讲台。
她今天穿着件卡其色列宁装,长发扎成低马尾,青春靓丽的形象,引得台下响起一片议论声:
“那就是发现低温盐碱地种植技术的宋嘉同志?看起来也太年轻了……”
“听说她们县试点种植的小麦出苗率提升了四成。”
“不仅如此,她培育的低温盐碱水培蔬菜,在黑省试验点已经成功越冬。”
宋嘉调整了下话筒,清亮的声音传遍全场:“各位同志好。今天……”
台下,陆明川看到宋嘉的瞬间,手中的钢笔不受控制,“啪嗒”一声掉在了笔记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