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建议。
“邓伯伯,”宋嘉尽量用简单的话说,“我搭的暖棚,主要就注意三件事:保温、保水、保光。”
“先说保温,可以在棚子底下挖沟,铺上牛粪马粪发酵增温,再覆一层麦秆保温。夜里温度低的时候,再加盖草帘子……”
邓泰突然摆手打断:“你等等。”
他朝门外喊:“小李!去把农业部的刘技术员叫来!”
不到十分钟,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气喘吁吁跑来。
邓泰三言两语说明情况,示意宋嘉继续。
宋嘉把刚刚说的重复了一遍,又补充道:“白天要把草帘子掀开晒太阳。也可以覆盖双层塑料膜来保温,中间留个巴掌宽的空隙,但得仔细监测温度,超过25度就得通风。”
“另外,我还在塑料膜上喷了一层自制的防冻液。”
“防冻液?”刘技术员手中的笔突然顿住,“什么配方?”
宋嘉回道:“是用肥皂水和少量甘油配的,比例我一会儿写给你。”
刘技术员的眼睛越来越亮,连声催促:“接着说!”
“第二是保水。”宋嘉继续道,“棚里可以放几个水缸,白天晒热了存着热气,晚上慢慢放出来,还能调节湿度。”
“第三是保光,塑料薄膜要勤擦洗,下雪后得及时清扫。”
刘技术员听得眼镜都快掉下来了,每一个细节都要反复确认,宋嘉也很有耐心地一一解答。
连旁边的孙悦容都听傻了。
她在宋嘉家住了几天,那暖棚看着普普通通,没想到暗藏这么多学问。
嘉嘉可真是太厉害了,懂得真多!
说到最后,刘技术员抓起一个西红柿,沉甸甸的,皮薄得能看见里面沙沙的果肉,他有些不敢相信,“这……这真是你种出来的?”
“嗯。”宋嘉点头。
得到确切的答复,刘技术员声音发颤,“宋同志,我能去您家参观一下暖棚吗?”
邓泰不等宋嘉回答就拍板:“去,咱们都去学习学习!”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宋嘉也不好拒绝。
好在她平时为了不让人起疑,搭的棚子虽然没说得那么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