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一套棉衣。
棉花被还没来得及去打,她原本是打算等过两天秋收完。
集体作坊那边收了新棉花,再去打两床。
可宋哲着急要回部队,比她预想的要早几天去看宋父宋母。
这下子,临时去打棉花被肯定是来不及了。
宋嘉手上现在只有8斤棉花票,便先在供销社买了一床5斤重的薄被,和一床3斤重的褥子。
眼下天气还不算特别冷,这两床被子,一床垫着一床盖着,暂时也能应付过去。
等往后天气再冷些,宋嘉再去打两床厚实的新被子送过去。
被套,宋嘉选了一款小碎花布和一款格子布,回去打算自己缝制。
到时候把沈家现在用的被套换下来,拿旧的被套套在给宋父宋母的被子上,这样旁人也不会起疑。
除了这两块布之外,宋嘉还挑了一块灯芯绒布,这种布料厚实,冬天做衣服正好。
生活用品,宋嘉买了三盒火柴,一包蜡烛,一盏煤油灯加一斤灯油,三块肥皂,二块香皂,五斤卫生纸,牙膏牙刷各两只。
另外,菜刀也买了一把,还买了一些陶罐陶碗,一个双耳小铁锅。
宋嘉上次进上河村的牛棚,随意看了一眼。
孔俊豪一家做饭就是在外面搭了一个土灶,上面斜着一口破洞的铁锅,灶台上摞着几只带着缺口的陶碗。
他们一家下放一年尚且凑不齐一套完整的炊具,宋父宋母那边的条件就更不用多说了。
宋嘉尽量把自己能想到的,全部买上。
出了供销社,两人又去粮站。
一口气买了二十斤大米、十斤糙米、十斤白面以及十斤玉米面。
之后,又去副食品店。
正巧碰上有猪板油,这可是难得一见,宋嘉就全都要了,大约十斤左右。
等回去熬成猪油,给宋父宋母带一罐去。
又买了五斤瘦肉,三斤排骨,二斤五花肉,看见有新鲜大草鱼,又买了两条。
瘦肉做成肉干,五花肉加榛蘑熬成蘑菇肉酱,大草鱼煎金黄酥脆的鱼块,这样易储存。
宋父宋母离得不算近,一趟来回不容易,这些耐储存的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