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祚永心里更恐惧。
薛濂说的免死券,他没有。
连这层保障都没有,他更不想顽抗。
皇帝狠起来连岳丈都杀,别说几个勋贵了。
太祖当年灭了多少有功之臣的全族,哪个不是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
他觉得崇祯帝已经觉醒了太祖血脉,不忍心大杀四方,就是念在先祖有功于社稷。
应付过去这场会,立刻去坦白。
“抱团取暖,老夫同意这么做。”
郭祚永率先表态。
薛濂看了一眼,笑道:“希望诸位说到做到!不是老夫自私,这也是为了大家的利益。想一想一大家子要养活,没钱怎么能行?而且在座诸位,屁股上的屎都擦不干净······”
一番软硬兼施下,众勋贵口头达成一致。
可内心的想法,谁都猜不到。
······
乾清宫西暖阁内,朱由检正在听汇报。
“阳武侯薛濂召集了几十家勋贵密议,多是手握实权的。”
方正化递上一份名单,还有录音笔,“他们决议死扛到底,还威胁要对付准备坦白的勋贵,看来他们不想要陛下给的机会。”
崇祯接过名单,随意看了看。
整顿勋贵他分三步走,自查自纠只是第一步。
用从轻发落分化勋贵集团,让他们相互攀扯,将死硬派彻底掀翻。
毕竟大规模灭勋贵,会引起社会动荡。
皇帝还会被别有用心者扣上灭杀功臣之后的帽子。
如果都不坦白,他也不怕。
谛听署查到了他们好多罪证,正好公之于众,让百姓明白皇帝怜悯勋贵,只是他们自己作死。
然后,他们就是砧板上的鱼肉。
“陛下,襄城伯吴惟英求见。”
听到王承恩的禀报,朱由检清楚,第一个坦白者来了。
“让他等着。”
崇祯决定晾一晾,他慢悠悠听完方正化的禀报,让他出去后,再传吴惟英。
吴惟英见到方正化,双腿不由发软。
谛听署是皇帝的耳目,肯定是来禀报他们密谋的事。